《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原文:

朝代:宋朝
作者:朱熹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翻译:

半亩大小的方形水塘如同一面镜子被打开,天空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在水面上一起漂浮。
你问这池塘怎么能保持得如此清澈?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源头在流淌。

《观书有感》中心思想:

这首诗是朱熹阅读书籍后的感想,他认为,要保持学问的清醒和新鲜,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就像水塘要保持清澈,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流入。这是对持续学习,积累知识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创作背景: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儒学学者,他主张”格物致知”,强调要通过阅读经典,通过实践去理解和领悟事物的真理。这首诗反映了他的这种学术思想。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经典词语或句子解释:

“半亩方塘”:指的是一小块水塘。
“一鉴开”:就像一面镜子被打开。
“天光云影”:指的是天空的光线和云彩的影子。
“共徘徊”:在一起在水面上漂浮。
“问渠那得清如许”:你问这池塘怎么能保持得如此清澈。
“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新水源头在流入。
“方塘”:方形的池塘。
“鉴开”:如同镜子打开。
“天光”:天空的光线。
“活水”:源源不断流动的水。

《观书有感》赏析


《观书有感》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汉族,眉山人,南宋理学家,被尊为“朱子”。他集中世纪儒学之大成,提出“格物致知”等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儒家经典的注解和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人尊为”朱子”。

《观书有感》赏析

总的来说,这首《观书有感》是一首富有深刻哲理的诗歌,它提醒我们,学习是一个源源不断,不断刷新的过程。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享受阅读和学习的过程。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唐诗《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赏析 《登鹳雀楼》原文: 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原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原文翻译: 当太阳即将落下山去,黄河水滔滔流向大海。…

    2023年7月18日
    389
  •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原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原文翻译: 我的朋友离…

    2023年7月19日
    434
  • 《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朝代、作者和完整原文朝代:唐朝作者:杜甫原文: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

    2023年8月7日
    548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原文翻…

    2023年7月14日
    395
  • 最美中秋古诗词:属于中国人的浪漫

    中秋 唐· 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0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2023年9月27日
    493
  • 李白《望庐山瀑布》赏析

    《望庐山瀑布》赏析朝代:唐朝作者:李白《望庐山瀑布》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原文翻译阳光照在香炉峰上,产生了紫色的烟雾…

    2023年8月11日
    5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