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白发与脐带》赏析

   

       亲情是一曲永远唱不完的咏叹调,母爱更是漾着无边的颤音,回荡在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唐代诗人孟郊以“手中线”深情地织出了密密实实的母爱,而台湾女作家林文月则以“白发”和“脐带”为契机,将孟郊“手中线”两端的母亲与儿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头发也许最能反映一个人的辛劳程度。青丝在岁月流逝中渐渐褪色,犹如一件陈旧的棉袄,纤纤棉絮失去了耐心悄悄地钻出来,棉袄依然不失其温暖,钻出的棉絮亦不失其作用,只是棉袄若有知,定会伤感无限。不然,母亲何以将落发缠盘成团呢?岁月的筹码,加上“有生之年,始终无微弗至”地牵挂在五个儿女身上的沉重的心,即便“丰饶”细软的黑发也难以承受如此之重。那“不盈一握在我掌心”的白发作为已经仙逝的母亲惟一留存的部分,已完全是她的化身。所以,“我”见到白发,“便有碎心的怀念与哀痛”;“我”细心梳理它时,便重现母亲病后“我”给她沐浴的情景。

同是写母亲的头发,同样以头发作为情感的载体,琦君于《髻》中透过“我”的视线,让母亲带着头发自己在人生舞台上活动,鲜明的对比让人直接领略母亲的方方面面;而林文月此文完全是“我”的情感独白,母亲没有直接出场,她对儿女的爱从“我”的悲苦回忆想像中流溢出来。

“白发”是母亲独有的,而“脐带”则是母女共同拥有的。它是生命的传递,也是情感的通道。不仅将“父母的形貌气质移植在子女身上,使得生命的泉脉永流不竭”,而且联系着亲子之情。母亲未将这些枯干的脐带弃去,一直带着它们迁徙流转,是因为她把它们视为儿女的化身加以呵护。母亲隐藏其中的爱是深沉蕴藉的,但这份爱意并未随母而去,它在儿女心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我”不仅从中体味到母亲深沉的爱,而且把握住了其中的生命含义。脐带“不仅是滋养与爱情”,还是母亲生命延续的通道,两个生命由脐带而密密“缝”为一体。

“白发”与“脐带”作为两个具体可感的意象,凝聚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面对它们,作者内心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由“逃避”、“悲伤”到“澄明平静”的过程,是作者逐渐面对现实进而珍惜此刻生命意识的心路历程。此文文势也由紧张而到高潮再到舒缓,在哀怨中迂回曲折地进行,格外耐人寻味。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48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夏洛的网》后感300字

    今年我看了由美国著名的作家E・B・怀特写的《夏洛的网》这本书,使我很受感动。 这本书围绕了一个蜘蛛和的故事,展开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其中很多地方写得非常生动。小主人弗恩为了救一只…

    2024年4月5日
    127
  • 童年读后感600字

    【第1篇】 童年是一只铅笔,它所经历过的,即使你用橡皮去擦,一样会留下它的痕迹;童年,是真中的梦,梦中的真,是失意时含泪的微笑。 ——题记 童年――不禁让我…

    2024年4月5日
    200
  • 《男生贾里全传》读后感300字

    【第1篇】 假期我读完了《男生贾里全传》这本书,我很喜欢书中的人物贾里。这本书所写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读着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书中有可爱的马大哈人物――鲁智胜,还有胆小的天才――陈应…

    2024年4月13日
    142
  • 《亲爱的爱丽丝》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在的推荐下,我和儿子一起读了《亲爱的爱丽丝》这本书。已经有好多年没有如此地沉下心来读一本儿童文学了,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书信的起源以及小小的书信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这本书…

    2024年4月28日
    106
  • 《梅花魂》读后感300字

    说起我最喜欢的课文,非《魂》莫属。 《梅花魂》的“魂”,代表的是中华人民从古到今的伟大精神,也是梅花的精神。 梅花,它与别的花儿不同的是,别的花儿在春暖才开花,而它却开在寒风刺骨的…

    2024年4月13日
    119
  •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读后感450字

    在这个多姿多彩的里,我读了许多好书,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等,可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本《装在口袋里的》。这本书的作者杨鹏虽然没有海伦. 凯勒和曹文轩有…

    2024年4月13日
    1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