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贻德《佛国巡礼》赏析

     本文属游记散文,记叙的是作者1933年春天游览佛教名山——普陀的经历。

本文与一般的游记的写法有所不同。它不像一般游记那样,移步换景,随空间转换而结构全篇,而是以情感变化作为线索,将游历普陀的经历一一串起。文章以对普陀风光的向往起始,以对普陀的厌倦而告终。作者对普陀的情感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个中缘由,耐人思索。

俗话说:“天下名山僧占多”。普陀便是号为观音道场的佛教名山之一。作者在赴普陀之前,对普陀的风光早有所知。那里奇险的岩石、悲壮的潮音、庄严的寺院、清净而高旷的氛围,每每引起作者前往游览的“遐想”。在美学理论中,这种情形叫“审美期待”。在进行任何审美之前,审美者的心理都不会是一张白纸。以往的审美经验会积淀成某种“心理图式”,使审美者对未来的审美对象产生期待,并希冀得到审美的满足。作者是一个画家,他不仅期待一睹普陀佛国仙境的旖旎风光,更想去画一画那里迷人的大海。“兵无常势,水无定形”。大海更是宽广无边,威力无穷,有着一种“力量的美”。美术史上,有许多描绘大海的杰作。看过那样的作品,作者更激发起前往普陀,描绘大海的急切欲望。

“将欲扬之,必先抑之;将欲抑之,必先扬之。”本文起首,作者反复强调对普陀的审美期待,为的是“欲抑先扬”,因为期待与希望太多,不满与失望才会更大,情感才会翻卷起大起大落的波澜,文章才会出现一波三折的变化。

果然,现实并不像作者想像得那么美好。作为画家的作者有着不同一般人的审美追求,来到普陀,他发现这里的景观难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这里的水是“黄赭色”的,全然没有香港的“那一弯海波,澄清碧绿,像水晶一般透明”。在这里,只能看到“滔滔的浊浪”,和岛上的岩石、海中的舟楫,形成不了画家所追求的那种“明快的对比”,表现在画面上难免有“沉闷的感觉”。普陀的岩石虽然可爱,浪涛拍岸,也会激起“雪白的浪花”,但是移诸画面却“不免有些空虚单调”。作者画了一两幅,“就觉得有点心厌了”。

在这佛国仙境,引起作者兴致的不是巍峨高耸的佛寺,也不是庄严法相的佛陀,而偏偏是山麓那“疏疏落落的茅居草舍”和在田亩操劳的农家男女。竹篱柴门,犬吠鸡啼,令人想起陶渊明的诗句;黄昏时分,炊烟缭绕,香味弥漫,俨然一幅十足的世俗“乡居图”。

然而,这田园风光依然不能弥补作者来到普陀后的深深的失望;那些寺僧更加深了作者心中的厌倦。“他们的逢迎富豪,献媚女性的丑态,和市侩没有两样;而他们的生活的优裕,物质的享受,不下于富商豪绅。”可见佛门也并不是世外的桃源、人间的净土。

身在寂静的孤岛,面对四海为家、神情憔悴的行脚僧,作者更是生发出一种“人生的孤寂感”,越发感到这孤岛的“枯燥而荒凉”,感到这里“太缺少人情味”。多日的淡茶粗饭,也使作者“感到极度的恐慌”。于是,作者心中不由得激起对一度曾经厌倦的上海的向往,升腾起返回都会中心的急切愿望。

读到这里,不禁令人想起苏轼的词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国旧时文人的心理结构往往是儒道互补,“入世”与“出世”并存,即使飘飘欲仙,也依然难以忘怀尘世的悲欢和民生的疾苦。作者虽然是现代画家,但并没有完全摆脱这种心理结构。作者未来普陀时,倾心地向往普陀;而一旦身在普陀,又急切地企求离开普陀。作者对普陀的态度显现出内心的思想矛盾,透露出一片现实之念和尘世之情。

作者是画家,写景状物,自有画家的眼光。文中对普陀岩石、码头、晨雾的描写细腻、形象,给人以“文中有画”的感觉。这也是欣赏本文的“看点”之一。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479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张翰:在寂寞中练就绝世武功

         在风云变幻、日日更新的娱乐圈,贵公子形象的张翰可谓风头正劲,稳稳占据新生代超级小生一席之地。几乎一夜成名的张翰曾被猜测是“富二代”…

    2025年1月19日
    41
  • 老徐煎饼

         留意到老徐的煎饼摊,是那天去买煎饼时,见一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停在煎饼摊旁,欢快地对推轮椅的妈妈说:“就是这家,这条街上,只有这家是门…

    2025年1月3日
    45
  • 一种云 瞿秋白

    天总是皱着眉头。太阳光如果还射得到地面上,那也总是稀微的淡薄的。至于月亮,那更不必说,他只是偶然露出半面,用他那惨淡的眼光看一看这罪孽的人间,这是寡妇孤儿的眼光,眼睛里含着总算还没…

    2025年1月22日
    53
  • 读《聪明反被聪明误》有感600字

    书,是一位无声的,常常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告诉我关于人生的是与非;书,是一片知识的,任由我在空间去探索、去发现;书,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标,告诉我如何走到正确的道路上,不会走上错路…

    2024年5月4日
    118
  •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500字

    【第1篇】 从《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本书的一个个小故事里,我渐渐了解到,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不仅创造了许许多多的烂灿文化,而且 还 发 明了数之不尽的科学技术,指南…

    2024年4月14日
    126
  • 奇趣朋友圈

           我的微信是個奇妙的存在。朋友圈里时不时会弹出一些我完全不记得的人发的新内容,我甚至偶尔会产生自己被盗号了的错觉。   相信你也…

    2025年1月6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