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赏析

    林徽因,一代才女,文笔清新优美,著有诗歌、散文、小说;徐志摩,文坛璀璨之星,诗文兼具唯美浪漫之风,感情之真挚、深沉,每每读来总回荡胸中。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浪漫故事,已是文坛佳话,广为流传。正是由于他们之间的特殊感情联系,当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后,林徽因才会那样悲痛欲绝。或许是为了避免好事者的流言蜚语,在众多志摩的悼诗挽联中,林徽因并未多添一份,她只将悲痛深藏心底。在纪念徐志摩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林徽因提笔写下《别丢掉》一诗,在纪念志摩逝世两周年时,她又写《秋天,这秋天》一诗,这两首诗是其真实心境的动人写照,对于志摩的那份深情弥漫于字里行间。徐志摩逝世三周年祭之日,林徽因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他的家乡,一时间过往残片夹杂着生离死别之思绪带给她无限苍茫与悲哀。《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作成于1935年11月,志摩离开她也有了相当的时间。此文所不同于前两首诗的是,作者在哀痛的同时给予志摩的诗理性的观照,由感性的抒情上升到理智的评价,从这意义上来说,此文是一篇真正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散文。

文中作者的思绪由远及近,从去年志摩祭日写起,由记忆的残片引出志摩的诗,犹如志摩在轻吟细诉,然而酸怆的诗意带给作者的是满眶的泪水和无尽的思念。接着由去年写到今日,时隔一年带不走作者心中的悲怆和生命的荒凉。虽然文中作者没有正面谈及与徐志摩的感情故事,却在对于生与死、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的感发议论中隐隐透出他们的相识是机缘巧合凑拢拼成的图案,是造物主的意旨,对于他们本该是一段美好的前程,然而事与愿违,现实、理智、顾虑剥夺了情感的牵挂,造成永久的遗憾和心灵的烙痕。从这意义上来看,“死是悲剧的一章,生则更是一场悲剧的主干!”我们就可体味出话语背后的人生悲剧感和两人错位的不幸。

如果作者仍以这样哀婉的笔调继续下文,那就无异于其他悼文。古往今来,凭吊死者的文章中总会表达出一股真切的哀痛,更何况作者与徐志摩的特殊关系。死对生的留恋,生对死的困惑都在人生的主题中流动着悠悠的、难以遣散的遗憾。不过,吊念死者,并不仅是情感的抒发,往往有死者带给世人的贡献、价值、意义的思索,于是在接下去的文字里,我们看到的是死者生前文艺创造的中肯真诚的批评。从这部分起,作者已走出无尽的痛苦,她不再沉浸于悲哽与感伤,开始痛定思痛,进行对一个作家成就的评判。

作者先从志摩写诗动机说起,由志摩《猛虎集》序言展开:“世界上再没有比写诗更惨的事”,并为此解释,认为志摩写诗动机至真至纯,源于内心,不求虚荣,只是把自己情感冲动付诸文字,“为同业者奋斗,卫护他们情感的愚诚”,正因为此才被人夸大成狂徒而备受冷酷讥讪,终至形成其写诗是惨淡经营的想法。在这一点上,作者第一次说明了自己对于诗创作及诗人的价值的见解,认同徐志摩的观点。

作者又对徐志摩诗歌创作的艺术技巧的开拓性尝试给予肯定,认为“没有一些尝试的成绩放在那里,理论家是不能老在那里发一堆空头支票的”。至于志摩的“事在人为,做了再说”的干劲和真诚,作者以一种极度理解的语气叙来,语重心长,欣赏胜于批评。志摩的离去是诗界的一大损失,然而诗毕竟只是个人化的纯感情的一种表述途径,对于作品与读者的关系,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颇有后来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指导的批评家的眼光与风范,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读者的影响两者的关系,认为志摩的诗给予读者极大鼓励与安慰,“许多热情的人他们会为着你的存在,而加增了生的意识的”,由此想见,作者对于志摩的诗是如何推崇与肯定。文章最后提起朋友们的心愿:设立一个“志摩奖金”,表达了大家包括作者对于发扬志摩创作精神的殷切希望,因为死者遗留给后人的并非仅仅是几本诗集而更多的是长存的精神。行文至此,作者的理性观照已经完全挣脱抑郁哀伤的囚牢,因而作者对于志摩的评议看得更清,想得更远,论得更深。

整篇散文抒情、叙事、议论水乳交融,感情节制含蓄、深沉真挚,叙事真实感人、自然流畅,议论清隽真切,启人深思。由无尽的悲伤到理性的观照,更是本文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文字组合典雅脱俗,带有欧化的韵味,构成全文迷惘荡漾的感情基调。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47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圣龙的心愿》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在电影院看了《圣龙的心愿》海报觉得不错。就想:这部影片会怎么样?为了一探究竟我决定看这部影片。 进入演播厅,大屏幕上出现了龙星和一群在空中追逐一只彩蛋。正在玩的高兴时,阿布…

    2024年4月3日
    106
  • 沙海谜国读后感200字

    这本书讲的是一只拥有贵族血统的狗――查理九世和它的主人墨多多以及小们受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主人巴特家族的子孙安德鲁・巴特的邀请,前往大沙漠做客,却遇到了一连串离奇古怪的事,后来小们经…

    2024年4月7日
    132
  • 张弦 挣不断的红丝线

            作者简介 (见“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条)   &nbsp…

    2025年1月1日
    159
  •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

    《沈从文·鸭窠围的夜》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沈从文 天快黄昏时落了一阵雪子,不久就停了。天气真冷,在寒气中一切都仿佛结了冰。便是空气,也像快要冻结的样子。…

    2025年1月3日
    56
  • 怎样才配得上一句“有眼光”

         “ 有时候,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是有问题的。前几天,去一位朋友家小坐,她家住四楼,楼下有湖,再远望,可以看到铁路和大桥,…

    2025年1月19日
    41
  • 我喜欢的一本书――《今天我是升旗手》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人生要是没有书的陪伴,就会变得很乏味,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很多有趣的人交。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书可以让人丰富知识,书可以让人展开遐想,所以…

    2024年4月3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