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弱者和懒惰者才干的事

     比尔·盖茨给年轻人提出过11条忠告。
  盖茨的第一个忠告是,世界充满不公平,你不要想着去改造它,而是要去适应它。他还有一个忠告:世界不会在意你的自尊,人们看到的只是你的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之前,切勿过分强调自己的尊严,因为尊严来自于实力。
  盖茨的第一句话很值得玩味。一上来就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你千万不要整天去抱怨它,而要去适应它。如果一个人的眼里只有不公平、不公正、谁不遵守规则,他所看到的就是不公平和不公正,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不公正的。而且,当人的念头总被那些不公平、不公正的事情所纠缠的时候,他的状态就会非常糟糕,因为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
  一个人心有不平,他就会抱怨、评判,就会以一个完美的准则来评判周围的事物,尤其是评判周围与他相关的一些事情,这样他满目所及可能都是不公平。这不是说真有那么多不公平现象,而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意识雷达”,一旦产生了“这对我不公平”的念头,他就只能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而不会注意那些公平、美好的事情。这就像说一个人的老婆怀孕了,他就会看到街上的孕妇多起来了。其实并不是这段时间里增加了很多孕妇,只是他以前没有注意到而已。
  一个人的“意识雷达”里如果有不公平、不公正的念头,就往往什么都不做,他并没有去改变现状,而只是在抱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把抱怨当成了改变现实的一种手段。在生活中有些人就是这样,一见面就开始抱怨,老板、同事、配偶甚至天气都是他抱怨的对象,但他从没想过怎么去改变它。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我们说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实际上它就是一种持续的心理惰性。通过发泄不满、找到不公平,为自己的不努力、不作为而寻找各种借口和托词——这事儿怨不得我,怨谁呢?怨别人。
  一个人陷入这种状态以后,他就会既不满又等待,但等到什么时候、等什么东西他又都不知道,也没有真的想过,就像《等待戈多》的主人公一样。他的批评和抱怨并不意味着他有实质性的见解,也没有表明他有一种要改变现状的意向。
  不抱怨并不是闭上嘴不说话,不是逆来顺受,更不是要容忍不公正、丑恶的现象和坏人坏事,甚至去为虎作伥。关键是要直面现实,要想着怎么去解决问题,对于要做些什么,心里要有数,这叫作管理。抱怨不是管理,它只是抱怨而已,所以批评家和评论家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在一个组织乃至一个社会里,批评家往往也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影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导演挣的钱多,股评家挣的钱远不如基金经理挣得多。因为在这些领域里,前者不如后者对社会的贡献大。《快公司》杂志的一篇题为“如何面对公司里的批评家”的文章说,英国著名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埋葬的诸多英国历史名人中,没有一个是评论家。
  一个人如果处于闲散、无所事事或准无所事事的状态,就会产生非议或对周围的一切指指点点。所以一个单位内如果有很多人在非议别人,那只能说明这个公司冗员太多。如果一个公司忙到人手永远都不够,哪有时间去抱怨别人,去指责生活不公平?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个闲人,起码在这个阶段比较闲,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34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杂家——一个编辑同志的想法

            窗外下着毛毛雨,春雨贵似油呀,但这天气却总有点使人腻烦。   &…

    2024年12月31日
    43
  • 看大戏《清风亭》有感500字

    “老,槐,槐树底下搭戏台,演大戏,看大戏,听了大戏唱大戏……”小时候,非常喜欢听这首童谣,但始终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七月五日,我随一起回到老家,正好赶上看那里的最后一场戏――《清风…

    2024年4月4日
    103
  • 珍爱生命预防溺水观后感500字

    【第1篇】 有人说,生命是宝藏;有人说,生命是黄金。看完这个我视频后,我说,生命如花。世界因如花的生命而一精一彩,可是,有的人却轻易地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很快春去夏来 ,天气…

    2024年4月9日
    110
  • 所罗王的魔戒读后感200字

    前几天,给我买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小说。这本书的所有系列我都非常喜欢看,甚至已经到了着迷的地步,这是最新的一册,名字叫《查理九世 所罗门王的魔戒》是雷欧幻象的作品。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

    2024年4月6日
    121
  • 读《粜米》有感作文400字

    最近,我读了叶圣陶的一篇文章《粜米》。文中讲的是解放前旧中国的农民丰收后去买米,可是米价大跌,农民吃亏卖米的事。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深为农民吃亏卖米的事情而打抱不平。丰收后的农民到…

    2024年3月30日
    154
  • 滚蛋吧,节食

    李梓 “我发觉你又长胖了一点。”我们坐在车上时妈妈这么说。我当时11岁,身上的胖刚刚开始在臀部显出来。她把手伸过来,捏了捏T恤下面我肚子上新长出的那圈赘肉。“有点圆润了哟。”她取笑…

    2025年1月7日
    5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