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

     人活着最需要什么?大约,只有将死的时候才看得最清吧。
  有一个人,就从别人的死那里获得了生的经验。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据《清稗类钞》记载,“余姚黄梨洲入国朝而隐”。明亡之后,他选择了隐居。据说,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到雪交亭枯坐,一坐就是好长时间,连天色将晚都浑然不觉。疲倦的时候,就到田垄之间走走,走累了,就回来坐坐。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清寂地过。
  有一件家具可以作为佐证。他所趴的那张桌子,日久天长,竟然留下了双肘的印痕。
  黄宗羲说,他是个死过好多次的人。清政府悬赏捉拿过他两次,指明要逮捕他一次,他被围困在城里一次,被揭发谋反两三次,另外,还有一次差点在沙地里气绝,真可谓九死一生。
  黄宗羲为什么要讲这些呢?他故意绕个弯子,谈及历史上的两个人,一个是秦相李斯,一个是西晋的名士陆机。李斯将要被腰斩的时候,回过头来对二儿子说:“我多想跟你一块儿牵着猎狗,到咱们上蔡县的东门去打野兔啊,可是,现在一切都晚了。”陆机临死的时候,也曾经感叹说:“唉,华亭的鹤鸣声,从此再也听不到了。”
  黄宗羲觉得,李斯和陆机临死时所遗憾不能做到的,他现在都可以做到,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幸运吗?他接着说:“不自爱惜,而费之于庆吊吉凶之间,九原可作,李斯、陆机其不以吾为怪乎?”意思是,如果我还把人生浪费在琐碎之中,而不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李斯和陆机若能死而复生,一定会笑话我的。
  对于人生,有的人是看不明白,有的人看明白了而做不到。黄宗羲大概就是那个既看得透彻又活得清醒的人吧。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812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试过“一生只做一件事”,再来谈成功

         在台湾交换学习那半年,我常去宿舍旁的一家红豆饼摊位买小吃。我爱去的那家,是三个男人共同经营的:阿公、爸爸、儿子。阿公负责翻烤外圈,…

    2025年1月11日
    46
  • 上 海

         小姨其实不是我的小姨。四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太外婆去世那天,同家医院有女婴被弃。护士都在议论这个孩子长得这么漂亮,怎么有人舍得不要。…

    2025年1月6日
    51
  • (鲁迅)《狂人日记》

    《鲁迅·狂人日记》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鲁迅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

    2025年1月3日
    44
  • 《山中访友》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读后感# #《山中访友》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山中访友》主要讲作者去拜访山里的“朋友”,他把大自然当作自己的朋友,赞美它们,赞美大自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024年3月29日
    92
  • 高级销售重“买点”

    刘显才+陈凯锋 “卖点”这个词我们经常听,而“买点”,就听得比较少了。“卖点”是我们有什么优点,“买点”是客户看中了我们的哪一点或哪几点。 对于一個楼盘,“卖点”可能有几十个上百个…

    2025年1月8日
    44
  • 读《猫》有感300字

    这段时间,我读了老舍的一篇文章,名字叫《猫》。 老舍的这篇文章写出了猫的可爱。比如说: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爱;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

    2024年4月3日
    1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