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世俗标准而活

     在喧嚣的机场书摊摆着一本小书《活法》,上面记录了日本企业教父稻盛和夫1997年被确诊癌症后的一段经历:这位拯救日航的人开始拯救自己,在一家寺院剃度,头顶斗笠,脚穿草鞋,开始托钵化缘。在他“累得几乎要散架”之时,一位打扫公园的老婆婆一路小跑来到他跟前,向他的行囊里丢进了500日元的硬币。
  那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穿稻盛和夫的全身,他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她新鲜和纯真的美好心灵,是我在迄今为止的65年里从未感受到的。我深感触摸到了神佛的爱。”
  这就是“活着”与“活法”的区别。“活法”是一种选择,一种发现,一种回归。“活着”即好死不如赖活着。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人才,但多数属于“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钱理群语),他们没被告知什么叫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而这恰恰是不可或缺的领导品质。
  一位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就指出,“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的纯正品性”(亚瑟·史密斯)。
  中国正沦为无根化社会:我们的身体“无根化”,四处飘荡;我们的情感“无根化”,不知所终;最关键的是心灵的“无根化”,找不到方向,我们急躁、焦躁、暴躁,为小事可以大打出手。
  多数中国人为衣食住行奔劳,像一个焦虑的陀螺一样,旋转个不停。心为物所役,忘记了初心——我们来到世上干什么?物质越来越丰裕,心灵越来越空虚。最后,一切以占有物质利益为目的,除了钱和权,没有了基本的价值观。
  抛弃清单,不为某种世俗标准而活,这就是真正的“活彻底”。
  在人们为成功准备的“愿望清单”上,通常书写着考级、入职、名利、地位、钱财、虚荣以及性资源等。但还有另一张清单,即博大、宽容、仁爱、正义等,以及一颗与生俱来的无邪之心。不忘初心太难了,因为心中郁积了太多的所谓世俗成功的“任务”。
  成功人士的“愿望清单”上或许有EMBA,可多数学员却是在课外找回了久违的初心:一次沙漠拉力赛,一个救助公益活动,让他们找回那些被世俗成功菜单遗忘许久的东西。
  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兼总经理郑洁得出个结论,“活彻底”即是内心的强大,这关乎信仰。而中国男人最缺的就是这个。“活彻底”不只是把自己甩到沙漠中去历练,而是想明白自己的使命。
  在西方,做好女强人的丈夫也算“活彻底”。而在中国,这几乎成为笑柄。关键在于你内心那杆秤。
  郑洁强调人生不该有所谓的成功学“愿望清单”,因为这暗含了“任务清单”的意思,正如我们从小所经历的中国考试制度,“任务清单”上写:求学、求名、成功。
  抛弃清单,不为某种世俗标准而活,这就是真正的“活彻底”。像稻盛和夫那样发现另一个自我、另一个世界,我们不需要把自己抛到某一个地方,总有一次机会让你以一种释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使命,然后完成它。
  “活彻底”就是“活明白”。有人活到老都没活明白。
  “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十年不晚。”这是一款车的广告语,但不仅是广告语,也承载着一种精神。西部牛仔只是出现于电影中吗?中国的君子之德只是书上写写吗?博大、宽容、仁爱、正义,古今中外相通。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955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落花生》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

    2025年1月1日
    60
  • 此生为父子

         苏北医院8号楼六层的血液病患者,如果“运气”尚好、治疗顺利的话,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到医院做下一期的化疗。所以在一个医院治疗两三…

    2025年1月3日
    43
  • 缪崇群《归牧》

    一个八九岁大的女孩子,拉着一个小火车头——这是我给水牛起的名字,因为它的身体比一般黄牛要庞大,在田间并不显示得,等它走上了小路,对面遇见,就觉得它格外大,格…

    2025年1月23日
    51
  • 《孝心无价》读后感300字

    什么是孝?是一幢别墅,还是一套平房?是一桌大餐,还是一碗热汤?它们是等值的。对于我们来说,孝是举手之劳――当父母累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背,帮他们做做家务等,这些都是一种孝的体现。孝无处…

    2024年4月6日
    116
  • 快速上位成贵客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只要去餐厅吃饭,无论是多么便宜的小酒馆,她都会穿上晚礼服,所以特别显眼。而且,她一定会跟店员搭话。吃完一道菜之…

    2025年1月12日
    42
  • 孤独之旅读后感1200字

    《孤独之旅》是曹文轩先生的作品《草房子》中的选段。文中所述,正是杜小康家道中落,他失学被迫助父养鸭之时。杜小康与其父杜雍和踏上“旅程”,为生计而奔波。他们客居在外,与荒野、星空为伴…

    2024年4月11日
    12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