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我们爱吃的美食,起源都跟他有关

    

  1993年,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做了一个医学“琅琊榜”,重新推举世界医学伟人29位,把“医圣”张仲景列在被西方尊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之后,排在第五位。在有关张仲景的民间传说中,老百姓把饺子的发明归功于张仲景。话说张仲景从长沙退休返乡之时,正赶上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的时节。在家乡的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遮体,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张仲景回到家,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为穷人舍药治伤。
  张仲景施舍的这剂药叫“祛寒娇耳汤”,做法是用羊肉、胡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熬煮,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乞药的病人。吃了一段时间,烂耳朵就好了。但事实上,这只是民间对张仲景一种怀念的方式,因为饺子的出现早在东汉末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时的饺子与馄饨本为一物。三国张辑曾在《广雅》中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后来,由于除夕子夜时分吃馄饨,故才有“交子”之名。
  还有一个病案,说的是张仲景用“情志疗法”治愈抑郁病的故事。传说,南阳有一老医生,晚年患有抑郁病,家人请了好多郎中也没看好。张仲景经过大半个钟头的望闻问切后,给老先生开了一个药方:五谷杂粮面粉各一斤,做成丸,外涂朱砂,一顿服用。老先生一听,乐了:“这不是糊弄人吗?谁一顿能吃五斤面啊?张仲景这个名医看来也只是徒有虚名而已。”他越想越可笑,逢人便把这事儿当作一个笑话说。日子久了,老先生居然变得爱说爱笑了,当然,抑郁病也好了。
  虽为坊间逸闻,但张仲景“医食同源,药食通用”的用药原则倒可从其生前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窥见一斑。“当归生姜羊肉汤”一方很简单,只有羊肉、生姜、当归三味。其中,当归是中医常用的补血药,性质偏温,有活血、养血、补血的功效;生姜温中散寒,发汗解表;羊肉性温热,温中补虚。三者配合,有温中补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主治产妇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等病症,也适用气血虚弱之人。中国古代医学即源于饮食,神话传说中的神农氏不仅是教民稼穑以获食源的谷神,还是中华医药的发明者。《伤寒杂病论》则是把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与“医食相通”理论有机结合起来的最好诠释。
  虽然我不相信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的那些专家、教授真的就搞明白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学说,他们之所以愿意把这个荣誉授予张仲景,我认为更多的是来自于敬仰和尊重:敬仰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的大医情怀。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88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观《背起爸爸上学》有感400字

    今天是星期五,组织我们看《背起上学》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主人公石娃,他小小年纪就去世了,他与爸爸、一起生活。小学了,石娃也七岁了,也该上学了。因为家里贫穷,供不起两人上学,…

    2024年3月30日
    103
  • 马青皮养鸭子

           二年级时冯静波因为做好事荣登光荣榜,大名挂在了黑板上。捣蛋鬼猴上了黑板,拿着板擦,一擦擦去了两点水,又擦了个争字,最后擦去了三…

    2025年1月4日
    44
  • 《别》

    也许是由于遗传的原故吧?自己从小就是一个易于感伤的人,常常忍不住一些极细小的刺戟,有时甚至于感触到一些什么不如意的事,也竟然会挂起了两串泪珠来。然而自己的个性之倔强、刚硬,却又往往…

    2025年1月2日
    47
  • 危急时刻你先想到谁

         就在今晚(10月31日)8点02分,我刚洗完澡出浴室,忽然间天摇地动,地震!直觉抬头看天花板的吊扇,晃得像才灌下两瓶高粱酒似的。这…

    2025年1月19日
    40
  • 藏头诗

         藏头诗 问:“我叫胡一多,如何以我的姓名作一首藏头诗?诗要很有个性,有哪位高人可以指點一下?”最佳答案:胡椒粉,一斤,多少钱? 溶…

    2025年1月3日
    60
  • 寻子昂

    高欣然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 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当兰…

    2025年1月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