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屏的中国人,看纸的欧洲人

     最近连续在国内和欧洲旅行,候机和乘机的空隙,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空余时间里,中国人习惯看手机、iPad等“屏幕”,欧洲人则更习惯看“纸”,如书和报纸。
  在中国机场的贵宾室里,尽管也总是放置有书架,上面一般会有最新的报纸和杂志,但我的观察是,真正取阅的人并不太多。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些报纸和杂志并不是他们最想看的类型,但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中国乘客似乎都步履匆匆,在候机室里几乎没有安静下来的时间,或是不停地打电话,或是不断刷手机,很少见到有“闲心”坐下来看报读书的。
  候机大厅里,放眼望去,更是一片刷手机和用iPad追剧的“低头族”。
  相比之下,欧洲的机场显得要沉静不少。候机时,不时可见一人、一书、一杯咖啡的风景,让人从身边走过时都忍不住想放轻脚步。

  关于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曾有个笑话说:在地铁上,日本人看漫画,法国人读浪漫小说,德国人啃哲学书,中国人则是在玩手机。
  当然这只是个笑话而已。我的感觉是:中国年轻人现在更多是“刷屏”一族,喜欢跟踪热点新闻、明星动态和炫酷视频;欧洲的年轻一代其实也喜欢使用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但除此之外,很多人仍然保有长时间、纸质阅读的“老派习惯”,愿意耐心、安静地阅读“大部头”书籍。
  我的一位心理学家朋友说,这说明,中国的年轻人更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更关注潮流风向,也更愿意“从众”,同时可能相对缺乏耐心,“注意力时限”更短。
  我曾在网上读到2014年由中国最大的几家网站联合推出的中国人阅读习惯调查,其中指出,中国人业余时间阅读行为已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阅读“电子化”和“功利化”的特征也非常突出——不少“70后”“80后”读者仍然追捧“成功类”和实用型书籍,“90后”中,很多人仍然处于被动阅读教材和教辅书的阶段。
  我想,更加事关未来的问题,不是评论刷屏和看纸哪一种方式更好,而是如何帮助年轻人形成一个完整和健康的阅读习惯。
  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获取最新资讯,是现代社会必备的生存技能,其实值得鼓励。但除此之外,仍然要培养年轻人读大部头书和安静思考这些看似“无用”的习惯。
  据说犹太人有这样的传统:当孩子刚刚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让孩子去舔。希望未来的中国年轻人也能像犹太人一样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如蜂蜜般甜蜜的事情”。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77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郎永淳:你是我生命的礼物

         新近从央视辞职的郎永淳,家里有一个患癌多年的太太吴萍。   这个镜头上端庄,镜头下温文的男人,曾经有一段完美的婚姻。太太吴萍和他是…

    2025年1月14日
    45
  • 读《糊涂村的糊涂猪》后感500字

    里,我有幸读了一本叫做《糊涂村的糊涂猪》的书,觉得很有意思,书中的主角幸运狗十分有趣,糊涂猪更是可爱。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糊涂猪住在乡下糊涂村的草棚里,日子过得糊里糊涂,那里有…

    2024年4月3日
    102
  • 热血教师观后感800字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把教育当成一项崇高的事业来对待,如果我们能像克拉克那样用无限的一爱一心和成百倍的耐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家长之间构架起一座心…

    2024年4月9日
    114
  • 整个星球在怀念那个生活失败者

         至今,许多商业人士仍在谨慎评估杰克逊之死的商业价值。是的,很冷酷地提到“商业价值”这个词——一个人的死将是另外一些人的赚钱机会,一…

    2025年1月20日
    51
  • 当我们羡慕别人时 我们在羡慕什么

         我们都很羡慕保罗,尤其当他穿着考究的西服对我们微微一笑的时候。   他的笑容很真诚,绝不含有那种上层人士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风度而无…

    2025年1月20日
    47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

    2024年3月29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