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不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公安部的“猎狐行动”收网在即,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一则警方劝返和缉捕海外贪官的专题报道。报道中两名贪官逃亡10年后自首归案,疑犯自述称,漂荡2年后,在南非办了工作居留,花费100多万美元买了别墅,虽然每天花天酒地,但总是感觉不到幸福,惶惶不可终日,甚至有时觉得生不如死。
  这些人之所以感觉不到幸福,是因为他们不懂经济学,从头到尾给自己算了一笔糊涂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教授曾经给幸福列出过一个方程式,即个人幸福=物质效用/消费欲望。其中效用是指人们通过消费物质或者劳务而获得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指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通过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

  当欲望不变时,人们的物质效用越高幸福感就越高,但财富不等同于效用。根据幸福方程式,所谓幸福,就是要获得更多的效用,进而缩小与欲望的差距。因为效用需要通过消费或劳务来满足,所以经济学家通常将财富或收入作为效用的简单测量工具,财富或者收入便成了幸福的象征。这样理解有它的合理之处,有句俗话说的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因为没钱就无法获得物质效用,也就没有幸福可言。但是在这句俗语之前还有一句话就是,“钱不一定是万能的”。翻译成经济学的语言就是,有钱并不一定能获得相应效用或者幸福的增加。首先,效用是一种主观心理过程,而财富仅仅为心理体验带来了部分刺激。日常生活中,财富既不能每时每刻令人获得快乐体验,更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心理感受,如健康、婚姻等。其次,财富带来的效用存在边际递减规律。即人们从消费物品和劳务过程中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收入高到一定程度,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幸福感便不再强烈。这正是经济学中的伊斯特林悖论:收入与幸福关系复杂,高收入阶段,两者几乎没有相关性。
  贪官们虽然财富膨胀,但是没法带来幸福,因为一方面贪官的财富早已到了边际效用递减的阶段,自然不能从财富增值中获得更多乐趣;另一方面将贪污来的钱堆砌在家中或者不为人知的角落,不用来消费,钱不花就等于不是钱。直到有一天被公安机关查处,这些财富成为判刑定罪的砝码,它带来的不仅不是正效用,反而会是负效用。
  另一方面,当物质效用不变时,人们的消费欲望越大幸福感就会越低。举个例子,假设一个贪官的月收入是5万元,他的需求是这个月买块劳力士的表,价格是20万元,那么套用幸福方程式,他的幸福值只有0.25;假设一个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是5000元,他的需求是这个月买块卡西欧,价格是1000元,他的幸福感就是5。如此一来,一名普通工人的幸福感就远远高于一个贪官,所以说,欲望是影响幸福的重要因素。正如一名贪官在忏悔录里写的:“总以为有了香车美女以后就会幸福,但是往往有了他们以后我又会贪恋更名贵的轿车和更年轻的姑娘,回头想想都是虚幻的,我现在认为本本分分工作、安安稳稳生活才是最大的幸福。”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75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韦君宜)《饥饿之忆》

    《韦君宜·饥饿之忆》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韦君宜   晚上,我从金陵饭店宴会厅上到最高层的转盘咖啡馆里坐下。这里非常美,下望南京街道上的灯光,如…

    2025年1月3日
    2
  • 《美丽心灵》观后感1500字

    这是一部很平淡的电一影,没有夸张的手法,没有华丽的场景,没有娇柔的辞藻。 但这却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一影。导演为我们用一种很快的速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很细腻的故事。 他虽然快速展示了J…

    2024年4月8日
    73
  • 读《培根随笔》有感600字――人生的含义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名句“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有幸读了他的《培根随笔》,从中受益匪浅。从书中我感受到的…

    2024年4月4日
    73
  • 末日心态

    罗振宇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据说,慈禧最后一道遗诏说以后大清国女主不许干政。你看,她是知道的呀,但是只要她不到临死那一刻,她就不把这句话吐出来。 还有一些人在临死的时候,他会有好…

    2025年1月8日
    2
  • 老舍 龙须沟

            作者简介 (见 “茶馆”条)     &nb…

    2025年1月1日
    4
  • 读《锁匠的徒弟》有感600字

    我读了一篇叫做《锁匠的徒弟》文章之后,心里是久久不能平静,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要怎么样做人。 曾经,有一位老锁匠,不管从什么角度去评价他,他都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老锁匠老了,他要选…

    2024年4月13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