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人们总是说,要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得抓住他的胃。而时间一久,我越发认为这句话说得真对。就如同我一开始申请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并不是因为它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排名,仅仅是因为它好吃到没朋友的Berkey Creamy冰淇淋。
  但来到学校的第一天,除了美味的冰淇淋,更让我惊喜的是:校内的机场竟然这么方便。
  由于主校区坐落在宾州中部的尼特尼山谷之间,考虑到4万名师生的出行问题,校方十分慷慨地在校内修建了停机坪,而各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每天都会往返于学校和美国的重要口岸。
  在美国,“Summer School(夏季课程)”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教育模式。对已经入学的人而言,这意味着可以趁暑假多修学分,缩短毕业时间。但对未入学的新生来说,夏校意味着可以提前体验大学生活。
  收到offer(录取通知书)的那刻,伴随着兴奋和憧憬而来的,是我对今后4年的毫无把握。于是,在学长学姐的建议下,我坚定地选择了在开学前,通过夏校来感受这里的课业。
  还记得在选择专业之初,爸爸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你选的不应该是今后的职业,而是这一生要成就的事业。”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根据爱好选择了“比较文学”,并且笃信兴趣会是我最好的导师。
  不幸的是,夏校短短一个月的学习,几乎颠覆了我对自己和学业难度的认知。
  我曾经以为,“比较文学”无非是比较古今中外,以及文学在其他领域的延伸与发展,甚至为自己掌握了两门语言而沾沾自喜。却不想,这个专业最基础的英美文学课程,就已经令我举步维艰。
  作为母语非英语的国际学生,繁重的阅读任务让我苦不堪言。我时常盯着好几百页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呼呼大睡起来。每次醒来,都会艰难地扯扯嘴角,深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最令人失落的莫过于,我发现自己对目前的专业并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在美国大学里,几乎所有的文学课程都会围绕着我最不感冒的“黑人”和“女权”展开。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久而久之,我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并意识到只有更换专业,才有可能继续自己的学业。
  夏校结束后,是隆重的国际生见面会。在这个为期一周的见面会 上,我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学业顾问。其实,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校方 并不要求学生选好未来的专业,只要在大三之前做好决定就OK。
  于是,我委婉地告诉他,当初选专业时不太谨慎,希望能改为不定专业,在前两年的学业结束后,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学业顾问微微一笑,表示很理解。
  从此,我脱离了文理学院,并在大一结束时,成了商学院的学生。每当我看着课本上的供求曲线和各种市场模型时,都会感慨道:一入商科深似海,从此文学是故人。
  大一大二期间,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校内活动,而这些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一次次令我瞠目结舌。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橄榄球赛季,来自五湖四海的球迷纷纷涌进校内的海狸大球场,在这个世界第四大,北美第二大的体育场中欢呼不停。
  足足10万人,挥舞着蓝白色校旗,穿着象征学校的尼特尼雄狮,为校队的胜利激动不已,也为他们的败仗相拥而泣……陪我一起看球的中国留学生,兴奋地唱起了《最炫民族风》,而向来不善言辞的我,也会热血沸腾地向别人解释“那是中国的流行歌曲”。

  不得不说,学校的橄榄球赛季,使我领略了生命里最多的美好与最大的奇迹。即便是含蓄的中国学子,也会在球场上高调地喊出“we are penn state”(我们是宾州人),张扬又毫无顾忌。而在来到宾州州立大学以前,我不懂得校园精神是什么,也从来没有为它动容过。
  同样吸引我的,还有宾州州立大学享誉世界的“舞蹈马拉松”。这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规模最大,筹款最多的学生慈善活动。每年二月的第一个周末,无数同学都会在观众的注视下,在排球场内不眠不休地跳完48小时的舞蹈,以此为癌症患儿募集治疗款项。早在2013年,舞蹈马拉松就已累计筹款超过一亿美元,在同类公益活动中遥遥领先。
  还记得那一天的凌晨5点,我作为舞蹈马拉松的宣传员,和学长一起,不远千里赶去了遥远的普林斯顿主街。一边贩卖学生会设计的衣帽衫,一边举着钱罐为舞蹈马拉松筹集经费时,一位善良的捐款者走上前,对学校为癌症患儿给予的支持表示了深深的感谢。那一瞬间,我作为学校一员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然而,我对课外活动的热情,并没有妨碍学业的正常进行。
  宾州州立大学的期末考试不容小觑,在“全美最难的期末考试”里长期稳定在前10名。而它也奉行了美国大学一贯的“宽进严出”政策,在高达47%的录取率的同时,只有57%的四年毕业率。因此,如果在这大学四年中放肆随意,根本不可能拿到毕业文凭。
  而毕业答辩前夕,一位在国内读书的朋友无比紧张地告诉我,他们学校每年都有5%的应届生不能毕业……而我在沉默良久后感慨:真是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在美利坚,私立大学一直推崇15~25人的小班教育,可诸如宾州州立大学这类的公立名校,面对无比庞大的学生群体,不得不实行大班和小班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
  在人数较少的课上,教授会把我们分成多个学业小组,在组内进行分工,一起完成关于某个课题的演讲或是研究报告。在自由讨论的时候,教授会“雨露均沾”,挨个听取各小组的讨论过程,并给出自己的意见。这个时候,组内的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因为谁也不知道教授下一刻会“临幸”哪个小组。
  因此,在宾州州立大学就读的学生,有一半的时间,需要集中注意力和教授们互动讨论,另一半的时间则相对轻松,不用担心课堂上突如其来的发问。
  我一直很享受美国公校的教育。这里的学业节奏不紧不慢,生活永远宁静舒缓。
  没有课的时候,我们习惯在校内的植物园散步,这里没有欧式园林中精致的廊柱和雕塑,但修剪整齐的绿篱和小巧可爱的喷泉,同样会让你觉得赏心悦目。春夏时节,草地上的松鼠异常活跃。你可以放下书包,喂给它们多余的面包屑,也可以就着阳光,慵懒地坐在长椅上,欣赏红色石墙倒映在水池里平静的光。园内的鲜花随着季节不断变化,你会在春天时看到遍地的忍冬,到了夏天则能看到大片的睡莲和团绒。
  而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4月,山谷里的天气都会变得异常寒冷。湖泊和溪流结了冰,栈桥在雪白的冰面上孤零零地延伸。透过较薄的冰层往下看,时常会看到危险的水流,在清透的薄冰下缓缓流动。
  长达半年的大雪,给这里的花园和林荫道镀上了一层银色。树枝上,积雪形成的白色饰带,把每一个叶片的轮廓都完美地勾勒了出来。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总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拉着行李奔赴这座美妙的校园。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74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从《乌塔》想到的读后感300字

    【第1篇】 爱,不是让孩子一个人关在家里,像一只飞不出笼子的鸟儿,而是渐渐地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从课文《乌塔》中,我明白了:爱是让孩子自力更生。 文中小姑娘乌塔是一个有时间观念、…

    2024年4月3日
    65
  • 《老人与海》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读一本好书,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如淋甘露,它带给人的不仅是一时的欢乐,而是永久的精神食粮。 ――题记 “人可不是造出来给打垮的。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这是小…

    2024年4月17日
    75
  • 魏巍 东方

            作者简介 魏巍,河南郑州人,1920年1月16日生于一城市贫民 家庭,原名鸿杰,曾用…

    2025年1月1日
    4
  • 某些领导班子的交心通气会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你哪有我。”“多少个黄昏,多少个夜晚,   …

    2024年12月31日
    6
  • 瞎操心

         今天看到老婆钱包里有张新版百元人民币,我说:“新版出来到现在我还没见过呢,你说这以后要是拿到假的怎么办?”   老婆白了我一眼:“…

    2025年1月9日
    0
  • 红包发不出之满头大汗

         话说暑热来临,意林1314红包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贤编在周六中午突然接到了发红包任务。   原本贤编高高兴兴要当一下小金主了,可…

    2025年1月9日
    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