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盛基
包拯,人称包公,被千古传诵,是正直与智慧的化身,后世将他奉若神明。然而,他也有看走眼、上当受骗的时候。
包公担任开封府尹期间,有个人犯了法,按律当处以杖脊(打脊梁)的刑罚。这可吓坏了此人,杖脊,可是重刑,轻则皮开肉绽,重则还会伤筋动骨啊!他甚至担心小命都没了,就想方设法买通了包公手下的一个小吏,求他想办法,减轻处罚。接受了贿赂,小吏就没有了原则,与犯人密谋:“判决后,府尹肯定会把判决文书给我,让我执行。到时你只管大声呼叫喊冤,我一定同你分担刑罚。”那人将信将疑:“能行吗?”小吏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你放心吧,我太了解包公了。”
过堂这天,包公命人带上犯人,惊堂木一拍,親自审问。审完之后,果然把处以杖脊的判决书交给了小吏,他对小吏说:“执行吧。”就在此时,犯人连连高喊冤枉,极力为自己的罪责辩解开脱。小吏故意大声呵斥:“别废话,你就应该受杖脊之刑,快快受罚吧。”
谁知,包公听不下去了。他怒对小吏,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包公一向刚正不阿,公正严明,极其看不惯恃强凌弱、仗势欺人之徒,怎能容忍自己身边的人如此嚣张,不让犯人申冤呢?他决心打击一下这个小吏的嚣张气焰。于是,他当堂责骂小吏,并命令将小吏拉到庭上,杖刑十七。转而,居然对犯人宽大处理,将杖脊改为杖坐(打屁股),从轻发落了。
殊不知,这正中了小吏的圈套。
包公一向明察秋毫,却被一个身边人蒙骗。究其原因,需要警醒:不是人家抓住了他的短处,而是利用了他的长处。
(若子摘自《沧州晚报》2017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