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
换位思考是人们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但什么是真正有诚意的换位呢?一个女医生给自己做胃镜,记录下过程为了以后减少病人痛苦,让人们看到了正确姿态的换位。
7月16日,山东泰安,一位女医生体验给自己做胃镜,同事恰好记录下整个过程。经过朋友圈转发,李晓沛医生成了“网红”。她说:“通过体验不舒适感,能够更好地知道怎么让病人配合,减少病人的痛苦,做到哪一步时,到底是怎样的不舒服,以后做到这个部位时就有思想准备了。她的感觉,一个是进咽部时,一个是幽门进十二指肠,还有在胃部充气时。她说将来再给病人做时,心里就有数了。”
让人感动的是,这位女医生的换位思考,不是嘴上说说,不只是以心理想象的方式去体味,而是换到患者的位置去感同身受,竭力让患者不那么畏惧胃镜,做胃镜时不那么难受。其实,医生完全可以不这么做,按专业规范给病人治病就行了,让病人舒服不是医生的义务。
很多人就医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给你检查,你好好躺着接受检查就行了,别乱动,哪管你舒不舒服?要舒服回家躺着去,到医院干什么。生孩子时疼得大嚷大叫不被护士训,是很难的事;做胃镜时扭曲并排斥的反应不被医生鄙视,也很难。僵硬的面孔,职业化的冷漠,把你当成一部待检的机器而不是一个人,让本就身体不适的人更多了一份心理不适。这时医生的一个微笑,一份共情的理解,一声安慰,有时比治疗更有抚慰和治愈效果。
是的,让病人做检查时稍微舒服一些,不是医生的义务——“义务”之外尽点儿责任,正是让人暖心之处。这个时代,人们爱把权利义务摆嘴上,义务之内保持一种职业性冷漠,义务之外更是无情——动辄一句“那不是我的义务”“做是情分,不做是本分”。其实人际间很多义务关系并不是那么清晰,有很大的模糊空间需要人的热心、善良、尽职、利他去弥补。很多冲突,都不是权利与义务的冲突,而是义务之外的冲突。身处优势的人,做点儿业务之外的事,人与人之间便会多很多温情与友爱。
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可能人人都说过这样的话。可多数的时候,当人们谈起换位思考时,谈的是“让别人换到自己这种不利的位置”。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私的话术,比如,谈论熊孩子与熊家长的冲突时,就有人谈到过那种以自己为中心的换位:有一类人,没孩子的时候嫌人家孩子烦,有孩子了他的宝宝最可爱,谁都要包容他。无论他们身在何时、何地、何种处境下,他们的处事原则永远只有一个:世界应该围我而转。这叫换位吗?不,这叫自私。真正的换位是:没孩子的时候能理解别人带孩子的艰辛,力所能及地帮忙,包容孩子偶尔不可控的吵闹。有孩子的时候能尊重没孩子的人,别轻易打扰别人。
真正的换位是,反求诸己,主动换到不舒服、对自己不利的位置,在反思中主动去承担一些义务之外的事,宽容别人,而不是把义务推给别人。有诚意的换位是,当自己处于优越位置時,俯身换到弱者的位置去思考,保持一种同情、友善和谦和的能力。
这个世界的冲突大多在于,多数人都只是身处弱势时让别人换到自己的位,让别人理解自己,脸上写满“我多不容易,你竟然还不理解我”的怨愤,很少有身处强势的人主动换到弱势位置,去理解别人的不容易。
(石头摘自《中国青年报》 2017年7月月28日 图/张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