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旁观者效应

九凤

我们点的菜迟迟不上,这种情况在生意比较红火的饭店里会经常遇到。催服务员赶紧上菜,服务员的态度都很好,说:“好的,很快就上菜。”可是,都喊了五六个服务员了,还是等不来所点的菜。

有朋友说,通常最有效的办法,是告诉服务员:“如果三分钟内菜还不上就不要了!”据说上菜的速度立马提升了很多。

这种“最后通牒”式的催菜看似有用,实际上只是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催菜者本人的焦虑而已。其中问题出在服务员与后厨之间的沟通或流程环节上,即便威胁退菜也不太管用。

其实要想有效地催菜,我们要动用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识了。首先要了解服务员的心理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一击必中。

服务员的第一个心理是,怕厨师的心理。餐馆里,端盘子的地位远低于掌勺的,厨师大哥吼一嗓子能把服务员小姑娘吓着。所以让她去催菜,等于在难为她,她能不去就不去,减少被吼的机会。服务员的第二个心理是,侥幸与躲藏。面对顾客,先答应下来,敷衍了事,转身该忙什么就忙什么去了,绝大多数顾客并不记得刚才叫的是哪一个服务员。

所以,有效的催菜方式是,叫一个服务员过来,看一眼对方的胸牌,然后说:“我记住你的员工号了,现在请你去催一下我的菜。”而且最后要强调:“你自己去,不要转交给别人,催菜的事我就找你了,不找任何人了。你要负责到底。”

这个办法的好处是,直接责任到人。因为在服务员的心里,他已经被记住了,躲不了了。不赶紧照做,就可能有无法推托的责任,不确定的风险陡然升高。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责任分散效应”,这么做,责任明确到人,就是专门应对这种心理现象的。

现场指定一个责任人,这个办法可以用到很多场合,比如,老人在散步时突然中风摔倒,可以现场指着某一个人说:“那位蓝上衣、戴眼镜的姑娘,麻烦你帮我打个急救电话。”被指定的人不管愿不愿意,通常都会照做。

再比如,带孩子出门,就算只有夫妻二人,也会认为对方会管,然后自己就不用去管了。结果两个人谁都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时就要在心里清晰一点:我的孩子只有我一个人负责,我不指望任何别的人,连我老公(老婆)也不指望。有了这个认识,就不太可能发生丢孩子甚至把孩子忘在车里的惨剧了。

在职场上也是如此,管理者也要了解这个心理效应,做到把责任细化到人,明确到人,划分清楚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责任范围,从而避免缺位或相互推诿的局面。

美国心理学家指出的“责任分散效应”,也叫旁观者效应。这个心理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了解它并破解它,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海风摘自《莫愁·天下男人》)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596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今天我是升旗手读后感300字

    【第1篇】 最近,我看了《今天我是手》这本书,我觉得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肖晓的男孩,他出身于军人家庭,是一名的学生,品学兼优。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当一次升旗手…

    2024年4月14日
    128
  • 《小兵张嘎》观后感600字

    【第1篇】 “嘭!嘭!嘭!” 战况紧急,当日军惊恐万状之时,嘎子悄悄点燃了炮台。霎时间,大火熊熊燃烧,映出了他的笑颜…… 最近看了《小兵张嘎》,对聪敏勇敢,倔头强脑的嘎子印象深刻。…

    2024年4月14日
    116
  • “高级屌丝”的神级吐槽

         我叫苏小贱,和你一样,为了生活天天奔波于这个“扯淡”的社会,有人说这叫积累,放屁都不带酝酿,你也好意思说。当今社会有几个是靠真才实…

    2025年1月17日
    44
  • 你敏感的歇斯底里,别人却毫不在意

         我在豆瓣上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悲伤的小故事:“20岁的时候,我以为全世界都在看我,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40岁的时候,我想可能还有一…

    2025年1月9日
    47
  • 猫咪掀起经济学热潮

    赵慧 2017年10月14日,经常出现在表情包里的猫咪“楼楼”生病去世的消息,成了当天微博的流量担当。这让我想起2015年6月去世的“猫站长”Tama——这只三花猫担任着日本和歌山…

    2025年1月7日
    52
  • 读《汉字起源的整理》有感400字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一篇叫《汉字起源的整理》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里面不仅讲了汉字的起源,还穿插了一些用甲骨文,金文,篆书写的字。看了这些精美的字体,让我知道了中华汉字也是一种艺…

    2024年4月3日
    1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