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精英之间,隔了几个知识付费产品

     早高峰地铁上,人均站立面积被一再压缩,这时如果打开上帝视角,就能看到各色手机上装载着各色的App,闪烁着不同的光,映着相似的模糊的脸。
  办公室白领小张在“知乎日报”每日推送的文章里,看到了一篇《为什么我不推荐你在通勤路上读书》,理由一二三,读罢如醍醐灌顶,点击右上角图标收藏。而不远处的程序员小王,正艰难地从极简风格的背包中掏出最新款Kindle,下单买了一本某世界著名人生导师的畅销书《重塑幸福:如何活成你想要的模样》,据说这本书“改变了200万纽约人的心灵”——电子书仅售4.99元,你说值不值?
  小张和小王身处同一个车厢,相距不过30厘米,却因为另外一个乘客的阻隔而互不相见。所以,一些人“不要在地铁上读书”的教诲,并不会影响另一些人仍然将随时读书视同信仰。如今,无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身份,遭遇了什么困境,希望得到什么,总有一款“知识产品”能像“哲学家”一样,用自圆其说的理论,抚慰你焦虑的心灵。刚刚落幕的第二届喜马拉雅FM“123知识狂欢节”,从12月1日到3日,消费总额1.7亿元。而从2016年以来,知识付费,或者说内容付费,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果壳网孵化了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一块钱能听一分钟;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创办“得到”App,宣称“每天20分钟,终生成长”;知乎上线了实时语音问答产品“知乎Live”,“让你便捷且高效地收获与交流”……
  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产品都表现出三个特质:一、快;二、省;三、照我说的做,你就能像我一样成功。首先是快,比如,用户对短视频的耐心已经下降到57秒,却能花几十分钟学习《××教你月薪5万》,已经十分有诚意;其次是省,比如,学会“月薪5万”居然只要99元,首发大酬宾还打5折。可惜的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照我说的做,你就能像我一样成功”,迟迟未得到证明。“企鹅智酷”对1736名网友进行在线调查,并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按照性别等维度抽样,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数据:55.3%的网民有过为知识付费的行为,满意度是38%;为知识付费的首要驱动力是“获得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见解”(74.2%),其次是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积累经验提升自我,分别占比50.8%和47.3%。

  当然了,就像哲學并不都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服务,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从购买的知识中获得功利性回报。比如,有32.2%的人是寻找“能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技能”,有31.5%的人纯粹出于“业余兴趣爱好”,还有31.3%的人是为了“健身、学习、自助游等个性化方案定制”。但不可否认,“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和经验”这一项最被认可,有63.3%的人有意愿为之付费。
  年轻而有上进心的小张和小王们,担心时代变化太快自己跟不上,担心别人都懂了自己落伍,想学点儿东西却不知道什么是“有用”的,而且也没时间从基础开始学,更关键的是钱也不多……
  这时,有人跳出来告诉你,来,我有“快准狠”的办法,让你跑步进入精英阶层,轻松且有效,只要99元——这种感觉,简直比期末考试前老师画重点还激动人心。于是,人们纷纷买专栏、买课程、买问答、买直播……手机里没几个知识付费App,都觉得惶恐。
  至于有没有用,人生不会那么快给反馈。更何况在娱乐时代,年轻人需要的也许并不是真正的“哲学”,而是缓解焦虑的“宗教”。就像古时的文人想通过哲学来济天下,现在的人们也希望通过这些网络大V的“人生哲学”来独善其身。
  近日,一名新东方前员工来到北京师范大学,为新书《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作演讲。新书得到了众多投资人、媒体人和励志同行的腰封推荐,而此前他的另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已经卖了300万册。北师大能容纳四五百人的敬文讲堂座无虚席,走廊过道也挤满了人,还有专门从外地赶来的忠实读者。一双双年轻而渴望的眼睛,热烈地盯着台上的作者和来为他站台的俞敏洪。
  有一名自称已经把这本书读了两遍的小伙儿,抢到了一个提问机会,十分兴奋,就“怎么读书”和“如何破局”向台上的两位请教。当两位成功人士说出“最重要的心态是玩家心态”时,台下发出一阵恍然大悟的声音。
  对了,友情提醒,学习这本教人“跨越式”成长的书还有一个更快捷的方式,一个读书类微信公众号专门做了一个视频版本——能让你“5分钟看完《跃迁》”。
  “多快好省”,这个已经被历史证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却有越来越多人相信。“分答”创始人姬十三曾对媒体说,“分答”火爆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精英圈觉得知识付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这似乎无法解释某王姓“富二代”凭借32个几十秒的语音回答,3天挣了近26万元;而许多专家严谨的学术回答,却不过几十元。
  一个微信公众号作者讲了自己的故事: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他买了67次讲座和几个课程,参加了一个写作培训班,加入了一个早睡早起打卡群……一共为知识花了5000元。当他静待自己变得更好时,却发现除了白发、皱纹这些常规增长外,并没有升职加薪,人生巅峰更是不知道在哪里。
  哲学的希腊语词源是“智慧”,“热爱智慧”的人即为哲学家。就像花钱能买到课本,却买不到成绩,也许知识能花钱买到,但智慧决计不能。我们买了书,买了直播、买了课程,买了种种知识,千万别忘了,学习,付出的最大成本不是金钱,而是时间。而正在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这些娱乐时代的“哲学家”们,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可不是从隔壁家批发来零售给你的。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571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年纪越大 胆子越小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不足以让人胆怯,每天想的都是如何冒险、如何闯荡。美国二打伊拉克的时候,我正好在新西兰念书…

    2025年1月13日
    31
  • 妈,我真的不喜欢你把肉让给我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跟我一样的体验:据我爸说,我在的时候,家里的饭菜总是特别丰盛。比如今晚,一家三口围在一起,桌上是标准的粤式三菜一汤…

    2025年1月11日
    33
  • 读《我爱祖国的蓝天》有感400字

    【第1篇】 《我爱祖国的蓝天》,一本很新的书,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翻阅,打开了它。一下子让我明白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地球环境正面临这严峻的考验: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资源危机日…

    2024年4月3日
    115
  • 中外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250字

    这一次我一样阅读的是《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在这里面我还喜欢地质学家李四光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写了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热爱,还写了李四光原本的名字叫李仲揆,写了关于地质学的一点点知识。 …

    2024年4月12日
    107
  • 整个星球在怀念那个生活失败者

         至今,许多商业人士仍在谨慎评估杰克逊之死的商业价值。是的,很冷酷地提到“商业价值”这个词——一个人的死将是另外一些人的赚钱机会,一…

    2025年1月20日
    38
  • 秦牧《潮汐和船》

    海洋,多么的无边无际,辽阔深邃!这是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发源地。这是地球上最巨型的动物的藏身之所。陆地上最高的山峰,最深的海洋完全可以把它淹没。地球上有四分之三的区域都是海洋。你凝视着…

    2025年1月23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