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的情况下,你会点贵菜还是便宜菜

     有时,激励机制会以一些出人意料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比如,在著名的电视剧《老友记》中,有一集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几位主人公一起去某家比较高档的餐馆进餐。在这6个人中,莫妮卡、罗斯和钱德勒收入比较高,他们点了晚餐套餐,而瑞秋由于收入比较低,只点了一份配餐的沙拉。菲比也比较缺钱,所以她只点了一碗汤。同样,乔伊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所以他点了一份便宜的比萨饼。在最后结账的时候,罗斯建议平分账单,每人33.5美元。这句话引发了其中几个人的不满,菲比甚至愤愤不平地说:“门儿都没有!”结果,这个本该是老友聚餐的愉快夜晚就这么被毁掉了。
  实际上,在某些文化中,聚餐后精确计算每人应付的金额被认为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在德国,几人共同进餐的时候,最后的账单会严格按照每人点了什么来计算,甚至会精确到每一分钱,却没有人觉得这样做很尴尬。但是,在以色列以及美国的很多地方,这样的行为可能被认为是没有教养的表现。那么,分账的方式到底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呢?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项实验,来研究不同分账方式下进餐者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同(共同进餐的实验对象是互不认识的学生)。在实验中,我们把实验对象分为3组,每一组的分账方式各不相同。在第一组中,同桌进餐的6个人(3男3女)按照自己点菜的价格分账。在第二组中,大家平分账单的总额。在第三组中,我们负责支付所有餐费,实验对象完全不需要付钱。那么,分账的方式会如何影响这些实验对象点菜的方式呢?

  现在,想象一下你是6个学生之一,你在我们的午餐实验中和另外5个人同桌进餐,事先你被告知最后的餐费由6个人平均分担。你觉得相当饿,所以你点了一份龙虾卷(20美元)、一份薯条(3.5美元)以及一杯啤酒(5美元)。而坐在你旁边的那位实验者并不是很饿,所以她只点了一盤沙拉(8美元)和一杯冰茶(2.5美元)。最后,在吃完正餐以后,你和同桌其他几个人决定再来一份甜点,于是你们每人点了一个派(4美元)和一杯咖啡(5.5美元),而那位不太饿的实验者则不要甜点和咖啡。
  最后,侍者拿来了整顿午餐的账单,总价是150美元(含消费税和小费),也就是说你们每人要支付25美元。你当然没什么不满意的,因为如果你们按个人点菜的价格分别付账的话,你需要支付38美元的餐费。但是,你旁边的那位女士可能就不太高兴了,因为她才点了10.5美元的食物,却需要支付25美元。
  实验结果证明,分账的方式会影响大家点菜的方式。在实验对象要分账的两组中,当大家均分账单的时候,和每人要按自己点菜的金额分别付账的时候相比,大家点的菜更贵。对于那些点了较贵的菜的人,你可能会有一些想法,其实他们并不是想占别人便宜的人,他们只是对激励机制做出理性的反应而已。对他们来说,自己每多点1美元的菜,只需要付出1/6美元的代价,所以为什么不点20美元的龙虾卷呢,反正只要多支付4美元就可以了。
  这个例子解释了“负外部效应”的概念——当他人的行为影响了你的利益的时候,就会出现“负外部效应”。简单来说,负外部效应就是指消费某样东西的人不用独自承担这种东西的全部代价。在吃饭分账的例子中,点菜最多、价格最高的人对其他点菜少的人造成了负外部效应。大家只是在对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机制做出理性的反应而已。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56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月夜观昙花记》

    俗传昙花三千年开放一次,而且开时只一现即收,所以极为名贵,很少有人见到。前时在南京,昙花一度开放,使得万人空巷,上海某私人花园中,开了昙花,大卖门票,任人参观,听说因此还发了一笔小…

    2025年1月2日
    35
  • 电影《明天》观后感800字

    今天,组织看一部禁毒电影―《明天》。 《明天》这部电影讲述了男主角何一凡出国留学回来时, 竟 发现自己的女友在吸毒。她已陷入万丈深渊,已经无法自拔了。男主角为了帮助女友成功地戒掉毒…

    2024年4月30日
    91
  • 《失落的文明》读后感600字

    【第1篇】 前几天看见了新书推荐《失落的文明》,便好奇的读了起来,其中那些描写朴素时代经典语句吸引了我…… 恒古如一,来面临复去,永不停留。我听见岁月的脚步声正在大地上回响…… 它…

    2024年4月6日
    104
  • 读《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片石》有感400字

    今天,我在家里怀着好奇心打开《告别南极,不带滴水石》的文章。它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我一口气把它看完了这个故事。我对文中的卡地亚小姐冒着风雨追赶在中飘浮的不起眼的塑料袋。让我对她的敬…

    2024年4月3日
    104
  • 没有本质区别

         现在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办公室的白领们自以为自己的表现优于自己的父母,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造成的误会而已。   现在在公…

    2025年1月10日
    31
  • 《崔枢有清名》

    崔枢应进士,客居汴②半岁,与海贾③同止④。其人得疾既笃⑤,谓崔曰:“荷君见顾,不以外夷⑥见忽。今疾势不起,番人⑦重土殡⑧,脱殁⑨,君能终始之否⑩?”崔许之。曰:“某有一珠价万缗⑾,…

    2025年1月2日
    3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