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北京还留下来的外地姑娘,一定有着极度强韧的灵魂,就像有一类植物,外表是不胜凉风的娇弱,内里却有着极为致密柔韧的纤维,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大抵属于这一类,我追这部剧,也是想看看那些去了北京的外地姑娘都经历了什么。
成都姑娘陈可不能接受一眼望到头的生涯,不能接受在包厢里抽烟还抖腿的相亲对象,生活在别处,她的别处是北京,于是拎着大大的箱子坐着火车出现在北京的天桥下,四面八方都是高楼大厦,她渺小无比。
她投奔“铁瓷”的男发小,却差点被对方侵犯;以为交到了可以谈心的挚友,却发现人家不过拿自己当成“饭局姑娘”;北京的夜晚很绚烂很好看,但都与她无关;最窘迫之际,她流落街头饥肠辘辘,口袋里只剩下一块钱,和小贩好一通商量,人家才同意卖她半截玉米。
陈可的体验更能代表大多数,也更真实,她无可依凭,只能靠自己,听上去很心酸,但是为什么靠别人就很光荣靠自己就很心酸呢?靠自己的人,应该有一种创世纪的光芒,就像《飘》里的斯嘉丽。
当然,有人不觉得陈可靠自己,并举她一开始试图借宿在男同学家中,以及利用陈龙扮演的那位吴总的人脉为例,可是,在男同学的住处,她主动要求分担房租,主动付水费,帮对方洗碗,就像她后来在女同学那里做的那样,女同学不就挺高兴的吗?你可以批评她涉世未深,但不能说她想占便宜,况且,如果男同学觉得她住自己家里自己会失控,首先应该谢绝,他装作不会失控的样子,却突然袭击,为什么没有人谴责他?
至于陈可想和吴总交朋友,并且利用了对方的人脉,换成她是男人你会不会觉得有问题?成龙无数次讲述他刚出道时是如何讨好大佬的,听者只觉得励志,怎么放到女人身上,就成了“靠男人上位”了呢?陈可被认为是“饭局女孩”,难道不是说明,眼下依旧是个被男性主导的社会?即便你聪明诚恳,也难免会被某些男性物化,这不是陈可的错,是那個群体的错。
如今三从四德的话是不提了,但有多少对于女性的束缚,却以追求美的名目出现,比如说,要求女人做沈冰那样无欲求的淑女。但是,沈冰那样的姑娘,奔赴的原本就不是北京,而是爱情,她可以求仁得仁,反正在男性话语体系里,为爱牺牲的姑娘很伟大,但更多的女孩,像陈可,来北京不是为了寻找爱情,而是想过更好的生活,这所谓的更好的生活,有时就会具象于一个LV包包之上。
那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古典主义爱情不能说过时了,起码已不适应大多数,它分分钟会被城市的洪流吞没。在不损人利己的前提下,首先为自己而活,并亲力亲为地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这已经是这个时代广大女性内心的slogan(口号)。
原本是代入感很强地打开这部剧的,几集看下来,事实上,她所经历的,是无数在北京和不在北京的女子都在经历的。
试着踏出一条新路,重新评估价值,尊重自己的感觉,活出自己的新形象,这样一个过程,必然是浩浩荡荡泥沙俱下,不复有旧式的“纯洁”,但所有的革命,都有着动荡的过程。因此在我看来,更值得信任、可以参照的新时代女性形象,一定是陈可,而不是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