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晚,泰国“野猪”少年足球队全员获救。
此前他们在清莱府“銮洞”,失陷长达半个多月。外媒报道,此次搜救行动共动员了超过一千人参与,包括泰国海军潜水员、三名英国顶尖洞穴潜水员及美军人员,中国、缅甸、老挝及澳大利亚也有派员参与营救。
1
事发当天,野猪队是在下午训练结束之后,才去山洞探险的。但没想到突下暴雨,水淹山洞,他们出不来了,被困了十天,无法与外界联络。
两个英国救援人员发现他们的地点——“芭堤雅滩”,距洞口有4公里,而且需要从淹没的洞中潜水进去才找到。用潜水的方式救人出洞,很多专家都觉得太危险,连专业的海豹突击队员也付出了生命,实在是“最后选项”(美国前“海豹突击队”成员凯德·考特雷说)。
所以作为足球队的教练,25岁的艾格蓬承受外界的谴责也是完全应该的。他是13人中唯一的成年人,相当于“监护人”的角色,就连他自己也说了,所有的错都是他的。
他带小朋友进洞探险,也许是训练胆量毅力,也许是好奇探幽,他们以前也去过几次。只是时值泰国雨季,艾格蓬没有预测到会下雨,或者说是没有留意气象预报,在准备如此不足的情况下,就带着12个少年去这么深的洞穴,责任何等重大——他真是个不负责任、无能负责任的教练!
当然,也有人称赞艾格蓬在遇险之后所做的事非常正确。少年们能在寂寥幽闭的洞穴中,苦苦熬过绝望的十天,等到救援队找到他们,全靠教练艾格蓬。
没有他,少年们熬不了这么久,他成了少年们的精神支柱,尽管他当时也心慌绝望至极。从这个角度来看,艾格蓬是个肯负责任、能负责任的教练。
实际上,中国这种事出得也很多,徒步客去深山幽谷,经常遇险。最近两起都发生在6月下旬,第一起是33个徒步客,包括11个未成年人,被困浙东大峡谷,180人救援10小时才救出;另外一起发生在云南,吴某“私自徒步云南玉龙雪山涉险”,80余名人员彻夜搜救,18小时后吴某救出。而在那个地方,警方7年累计出动1200余人次救出了38人。
近年来,层出不穷的驴友因擅自探险而遇险,使得救援成本非常大,于是不少人认为,被救者应该自己付钱;还有地方的法规公布,将开始实行有偿救援。
因为冒冒失失行事,是有代价的。泰国野猪队探险之事,除了救援成本巨大,还有更惨重的代价,就是造成了突击队员遇难。
2
这些天关注泰国山洞救援事件之时,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年轻的时候,会不会也这样做?
扪心自问,我会的。
曾经,我也对探险乐此不疲,钻过很多山洞,游过好多海洋,探过好多废弃建筑,爬过好多石崖,在好几个情况不明的外国城市,深夜外出,东走西逛。行动中还有些镇定,深夜睡在床上想起,兀自心惊肉跳。
我还独自一人,在小岛荒僻之所下海游泳,想游到很远的一艘趸船上去玩,游了很久发现感觉没有拉近距离,才颓然而返。
我还独自钻入过海边的一个石隙,发现前面是海,海中满是尖角石头,趴着的石头长满苔藓和贝类,无法站立,稍一移动就会割破手脚,就会滑倒摔下海去撞上尖石,就这么进退不得,只好一厘米一厘米地后退,费了老大劲才退出来。
就算当作替自己开脱——当年韩愈过华山也出过这样的事。
《国史补》曰:“韩退之好奇,与客登华山绝峰,度不可返,发狂恸哭,赖华阴令百计取得之。”据说他不但在苍龙岭发狂恸哭,还投了绝命书,幸亏华阴令想尽办法,救了他下来。
这事韩愈在《答张彻诗》中有记录:“洛邑得休告,华山穷绝陉。倚岩睨海浪,引袖拂天星……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
而据考证,这首诗是他从江陵返京时写的,那么他在华山发狂投书,是在37岁之前,但必然比泰国那个教练年纪要大得多。
洞穴探险的正确姿势,也许是要像王安石一帮人那样。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说他们五个人去华山后洞探险:他们举着火把深入洞穴,越来越难走,洞内却越来越好看。结果有个人不敢走了,说,再不出去,火把要熄了,于是就都出来了。
这个“怠而欲出者”,控制了风险,让大家全身而退,但王安石很不满意,他说:“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他觉得还可以继续深入,退出来很后悔。当时是1054年,王安石快33岁了,比泰国那个教练年纪要大得多。
中学时,王安石的这篇文章,是当作励志课文的,都深为王安石可惜,所以他“于是余有叹焉”的一段议论,是激励我们不退出的宣言,老师没有告诉我们,很多时候,退出才是对的。但不退出,就是错的吗?
这样的观点矛盾在所多有,真正的论证需要详尽各种可能;详尽了各种可能,或许也无法断定对错。
3
泰国洞穴救援结束后,教练艾格蓬可能会因这件事入狱。此前,泰国媒体传出消息,警方正在考虑起诉这个年轻教练。7月10日,清莱府官方发言人回应记者提问时说:“没人会提(起诉)这件事。”
现在让人担心的是,艾格蓬可能承受不了舆论的压力。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教练觉得无颜面对,也不想吃东西,他还说:“我是罪人,我不想走出这个山洞。”
銮洞至今没有人走完。虽然出了这样的事,但我相信,将来还是会有人进洞探险的,或许正因为出了这样的事,会有更多人进洞探险,到最后会有人走完这个泰国第四深洞。
不过以后的探洞不能这么冒失轻率,需要专业的训练和设备,以及科学的计划,未虑胜先虑败,总之,不出事才是理想的。
好奇是人的天性,所以人总会做这类蠢事。如果人不做蠢事,谁来做蠢事呢?
我本来想说的是“如果年轻人不做蠢事,谁来做蠢事呢”,但我改了主意,觉得年纪大了,也可以做点这样的蠢事。有时候,蠢事与勇事的界限没有那么分明。
1909年4月6日,美国海军中校罗伯特·皮尔里到达了北极点,但在他前后,还有很多人奔赴那里,也有很多人死于途中。同時代奔赴南极探险的,也有许多人死在那里。在地球上如此,前往太空,也是搏命之旅。
人类一直在驯化自己,趋利避害精神,使我们保全首领,平安生活,但也需要保留下身上的野性,保留下人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