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同蒲路》

我们在某村停留二天,准备过同蒲铁路。在抗战时期,一般人过这条铁路叫做过封锁线,因为沿整个铁路敌人满布了据点,五里路一个碉堡,配备着人员和重武器。敌人虽然已经投降,由于国民党不准许八路军接受日军的投降,更由于阎锡山勾结敌人,把日军用做反共的骨干,同蒲路的敌人据点里,不但依旧布满着敌军,有几处还比敌人投降以前加多了,他们四出扰乱,抢劫老百姓的财物。

我们到达那村庄时,正是“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老百姓这里那里到处在打场,我不是画家,却也被这幅辛勤、生动的景色所感动,使我联想起米兰的油画《秋收》。

这一带的物产不丰富,——包括五寨在内,只生产莜麦、胡麻和山药蛋。“吃莜面,睡热炕”,这就是晋西北老百姓生活的概括。我第一次看见莜麦和莜面,也不知道这东西应该如何吃法,只好请老百姓帮我们做。我住的那家老百姓,妯娌俩很高兴的帮我们做,一边做莜面,一边和我谈着天,她们把我从没有见到过莜麦这件事当做一个笑话,因而问这问那,想象我是什么都没有见过,而是过着一种异样的生活。她们把莜面揉好之后,做成小小的一个一个卷,放在蒸笼里蒸熟,这就可以吃了。她们告诉我,莜面是耐饥的,照本地的习惯,吃莜面必需吃醋或吃酸菜汤,这地方老百姓家家户户自己做有酸菜。她们把自己做的酸胡萝卜切成丝,浸在酸汤里,拿来请我,虽不爱吃酸味却也觉得很可口。新蒸的莜面卷有一种引人的香味,倒像那新烤出炉的面包香味。她们和我谈,在敌人占领时,老百姓是没有吃的,每垧地至多只能收一百多斤,但敌人要他们缴三百多斤,老百姓把家里一切所有都收集起来送缴敌人,自己只好拔野草吃。现在,他们能吃到莜面和洋芋,还储藏着几缸酸菜。她们欢天喜地的谈到减租减息的好处:“现在租减啦,种庄稼的也有得吃吃啦!”当然,他们对革命的政权是拥护的,对革命的八路军队也有认识,总说:“八路军不让咱们老百姓吃亏。”她们的家庭看去是个和睦的大家庭——这也一定的,农民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家庭也就自然和睦了,女人被打骂,成为出气的对象这类情形也没有了,所以在我遇到的新老解放区的妇女,没有一个不赞扬八路军。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带给妇女的好处实在多,这因为中国妇女是一向受着双重压迫的缘故——翁姑都健在。两个当家人都在前两天因事出外去了。那年近六十的老汉,高高而多皱的额角和乌黑的眼睛,高大的个子,显得很有神采。他好像怕惹人讨厌的,不声不响,悄悄地从他家人身边走过。我发现他是一个善会人意而有着细致感情的老农民。他为我向他的侄儿换得一个骑鞍,用着他那发颤的手替我修理鞍上的皮带并告诉我应该注意的地方,使我觉得那么亲切。同行的马夫是一个急躁而脾气暴烈的人,这一路来,当他挥动着鞭子,口里大声吆喊着咧咧咧的时候,不单牲口害怕,连我也真觉得是惊心动魄的;每在我跌跤的时候,生怕被他看见了,要被当做一个错误来受他批判似的。这个老汉却使我想象,如果作为旅途的同行者,一定是不讨人厌的。青春从来是美丽的,但我更爱高贵的品质和智慧。

当我坐在他们院子里的莜麦秸上,暖和的太阳照着,用铅笔随意的记一下我的旅程时,他们九岁的大孙子,不管大人们如何喊他走开,不要打扰我,他还是依依地靠在我的膝头,看着我写。“欢喜念书吗?”我问他。“欢喜”,他回答。“为什么你不念书呢?这里有小学堂吗?”“过去是有的,咱们不念他们鬼子的鬼书,全是鬼话”,老汉走过接下说。“以后你可以念书了,念咱们自己的书,中国人的书!”我抚着孩子的头说。“日本鬼子到你家来过吗?”“来过。”“他们来做什么呢?”“他们跑进我们家里来,说:‘请教请教的’,把我们鸡棚里的鸡捉走了,莜麦也装走了,鸡蛋也拿去了。他们什么都要,我的裤子他们也要。”小孩说:“他们还拔出刺刀问我爷爷:‘什么的干活?……’把我爷爷打倒在地上。”老汉感慨地说:“受够罪了!偏偏还不死!”“你不能这样说,你还要活呢!还要让你看见一个繁荣的新中国,还应该让你过一些快乐的日子!”我对他说。

在那里人和牲口都吃饱,饮饱,休息够了之后,我又上路。黄昏时分,到一个小村,我们停下休息并饮水;当忽然我转过头来,看见一个背枪的人,紧紧的立在我的身旁,不觉怔了一下,问:“你是做什么的?”“我是来保护你的。”他傲然地说。“你几岁了?叫什么?”“我叫马三笑,二十岁。”他回答。“你是什么时候参加八路军的?”“已经参加了四年。今夜我的任务是送你安全地过路去。”我为他坦率的傲然的口吻所感动,同时却觉得需要一个才二十岁的青年来保护,好像自尊心受了伤似的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我是了解这位青年战士的心理的,这么年轻,他已有了四年的战斗历史。做一个革命军队的战士,是多么的光荣,多么值得骄傲的事!用不到我来替他们宣传或夸赞,他们自己的行动都将是一个正确的证明。八路军是这样好的军队,因了他们纪律的严格以及他们对于老百姓的爱护,他们是中国这一代优秀青年的代表!我衷心尊敬他们。“这样说来,我们已经到了危险地带了?”我问。“还没有,”他回答的话都是斩钉截铁的,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

我们出发不久就过一条河沿,我的牲口竟顽强地不肯过河去,好像被什么东西所惊吓,尽在河沿乱窜着。我用力打它,但柳条鞭子一点也不生效力——这一路来,每天上路总要找一根树条,把牲口打着走,同伴们笑我“出洋相”——幸而马三笑的枪托一下就把它赶上了前边的人。整个夜行军中,都是依靠他的枪托使我不至于离前边的人太远;但我觉得很抱歉,因为显然这决不是他的任务。牲口跑着跑着,跑过高山,跑过碎石子路,它迅速地跑着,竟使我觉得在这夜里,牲口的脚仿佛矮了似的,矮得已经接近地面。四周是静寂的,只有马蹄得得的声音,单调地从地面上滑过。马三笑一直在我的旁边。我们只听到敌人的六响掷弹筒,什么事情也没有遇到地过了同蒲路。

人们不是被瞌睡,就是被口渴所困,多数是被瞌睡所困;有的人甚至因在马上朦胧而跌下来的。但我却清醒地望着那闪烁在天空的北斗星,好像发光的眼睛,不禁痴痴地想:今夜,可曾有远方的朋友,当埋头在工作中的不眠之夜里,想到有人是在跑着路过夜的吗?

当我伸手从棉军衣袋里摸出两个饼子,递送一个给马三笑时,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离我而去了。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九日

(1949年上海出版公司《漫走解放区》)

赏析这是一篇记实性随笔。作者通过日本投降不久,经过日本军国主义者尚盘踞着的同蒲路封锁线时的见闻,以质朴、自然的笔调,写出了当地人民对新生活的渴望,对八路军及人民政权的拥戴,以及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深仇大恨。

全文从开头“我们在某村停留二天,准备过同蒲铁路”,到结尾“我们只听到敌人的六响掷弹筒,什么事情也没有遇到地过了同蒲路”,重点叙写过路前二天的见闻。而真正写过路的文字,仅“我们出发不久就过一条河沿”起,至“什么事情也没有遇到地过了同蒲路”这么一小段。全文脉络清楚,题材分布疏密有致,基本上按照时序叙写过路前的见闻,带有浓重的战地报道的气息。却又不无重点:写晋西北老百姓的生活,重在写“吃莜面,睡热炕”,显得详尽细致,充满生活情趣,反映革命政权给老百姓带来的幸福和欢乐。“八路军不让咱们老百姓吃亏”,说得十分简朴,反映了人们共同的心声。文章从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活的变化,深刻说明“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带给妇女的好处实在多”,“在我遇到的新老解放区的妇女,没有一个不赞扬八路军”,充分表达作者对八路军和人民政权的热爱。在叙事的同时,文章还采取了白描的手法,突出描写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写“年近六十的老汉”的行动,表现他对作者的关怀和帮助;写他“九岁的大孙子”的对话,表现出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深仇大恨;写二十岁的“背枪的人”马三笑,意在突出八路军在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三个人物的素描,着墨不多,却形象鲜明,各有特色,令人难忘。

本文在结构及表达方式上也富有特色。全文以叙事为主,把叙事与写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叙写告一段落时,能恰当运用抒情和议论的手法。在写年近六十的老汉对自己的关怀后,就以情不自禁的笔触写道:“青春从来是美丽的,但我更爱高贵的品质和智慧”。在写马三笑战斗的历史后,又接着热情洋溢地赞叹道:“做一个革命军队的战士,是多么的光荣,多么值得骄傲的事!用不到我来替他们宣传或夸赞,他们自己的行动都将是一个正确的证明,八路军是这样好的军队,他们是中国这一些优秀青年的代表!”至此,感情也随之达到了高潮。

本文想象十分丰富。如形容到达村庄时的天色,便想起《西厢记》的词句“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还联想起自己在法国留学时经常见到的米兰的油画《秋收》。可谓安定静谧,古色古香,文彩灿然,衬托作者过同蒲路前没有一点慌乱害怕的心理,体现生活在解放区人民的平静和自由。中间回答老汉的一席话:“你不能这样说,你还要活呢!还要让你看见一个繁荣的新中国,还应该让你过一些快乐的日子!”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结尾虽在过同蒲路时一夜未睡,也够困乏的,但仍以乐观的笔调写道:“我却清醒地望着那闪烁在天空的北斗星,好像发光的眼睛,不禁痴痴地想,今夜,可曾有远方的朋友,当埋头在工作中的不眠之夜里,想到有人是在跑着路过夜的吗?”这充满想象的叙写,创造了乐观诙谐的浓烈氛围,给读者以强烈的振奋和新的期望。

文章结尾十分巧妙成功。当作者摸出饼子给马三笑时,他已完成护送过路的任务不知不觉的离开了。足见作者当时跑路的紧张和马三笑完成任务的出色。全文以自然的叙写开始,又以如此出人意外的巧妙结局作结,平淡之中兴起一个小小的波澜,令人回味无穷。这不能不说是作者又一高明之处。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40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匹克威克外传》有感800字

    这个,我看了一本书《匹克威克外传》。这本书的作者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中的主人公匹克威克先生是这样一个小人物。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天真、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他是仁慈和博爱的化身…

    2024年4月3日
    78
  • 赞《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600字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崇高的背后藏着粗俗,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是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的浪漫主义创作原则 ,《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就是根据这个原则…

    2024年4月1日
    71
  • 黄昏海的故事读后感

    里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是由日本著名作家安房直子女士写的幻想小说,这本书里写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这两个故事了,一篇是《夫人的耳环》、另一篇是《小小的金针》。 首先我来…

    2024年4月9日
    72
  • 官 衣

                   &nbsp…

    2024年12月31日
    5
  • 当幸福来敲门观后感500字

    【第1篇】 我知道那是一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篇的的电一影,还 未看就看过简介! 的确很好看,也感到很真实,也许本来就是真实的。那是八十年代初的美国,经济不景气的时代。 凡是在一个看起来…

    2024年4月10日
    76
  • 《论语》读后感作文400字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ing),损矣。”——《论语.季氏》 最近读了《于丹<论语>心…

    2024年4月4日
    7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