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吗?他又说:“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缪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么梦》那首诗剧里,有句妙语,略谓父亲开了门,请进了物质上的丈夫(materielepoux),但是理想的爱人(ideal),总是从窗子出进的。换句话说,从前门进来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虽然经丈人看中,还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欢心;要是从后窗进来的,才是女郎们把灵魂肉体完全交托的真正情人。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那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捷痛快?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当然只是在社会常态下的分别,到了战争等变态时期,屋子本身就保不住,还讲什么门和窗!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子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饿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西论谋杀后闻打门声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上面说过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译名说:“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就是为此。据爱戈门(Eckermann)记一八三○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谈话,歌德恨一切戴眼镜的人,说他们看得清楚他脸上的皱纹,但是他给他们的玻璃片耀得眼花缭乱,看不出他们的心境。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1941年上海开明书店《写在人生边上》)

赏析这是一篇灵动轻快的随笔。钱先生的散文一向以机智的讽刺为特点的,而本文却以雍容幽雅见长。钱先生以潇洒超然的姿态,带着得道者的轻松与随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由开窗赏春而引发了一连串的玄思妙想,在窗与门的对比中,来尽情地赞美窗。作者笔下的窗,简直可以看作是人类主动征服自然,永远创造进取的精神的象征。正是人类永不满足的追求,才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以说这篇散文的主旨是,通过赞美窗来歌颂人类的创造进取精神。

这篇随笔,构思新颖,技艺高超,难以尽言。这里仅举几点,姑妄谈之:

文章结构谨严,首尾照应。初看似随意而谈,纾徐自然,无拘无碍。细加咀嚼则体会到,作者匠心独运,天衣无缝,形散而神不散。比如文章以“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一句话开头,结尾写道:“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看,首尾照应得多么巧妙。结尾既回应了开头,又顺理成章,毫无牵强附会之感。

另外,在《窗》中,钱先生用形象风趣的比喻,以渊博的知识来说明抽象的理论观点,在谈笑风生中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和习惯认识,引导人们从理性的角度来认识事物的另一个侧面,得出使读者深感意外的结论。从而增加文章的生气。这是作品的又一特点。作者从理性的角度,讲了些抽象的观念,在谈笑当中使读者接受了他警句似的观点。比如,要说明“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为了说明“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钱先生先分析说:“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并用陶渊明的诗“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来证实和加强这一意思。这是从屋内人的角度来说的。接下来进一步从屋外来人的角度分析说:“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分析后又顺手拈来了外国诗剧中的妙语作为论据,并由此生发开来,把人不走门而直接爬窗比为“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这里,层层深入,融知识性、趣味性和逻辑性于一炉,使人大开眼界,在会心的微笑中接受了作者的论断。再如,为了说明窗把自然引到屋内是人对自然的战胜,钱先生比喻说:“这种胜利,有如女子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这样论述问题,谁还能感到枯燥无味呢!钱先生真是一个“含笑谈真理”的人。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39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350字

    【第1篇】 第一课有四个主题,发现美,传递美,创造美,和谐美。 奥运会体操冠军陈一冰讲的第四课———和谐美。告诉我们,中国的男子体操之所以可以取…

    2024年4月3日
    68
  • 《孙权劝学》读后感350字

    【第1篇】 最近我们学习了文言文《孙权劝学》。学习过后,细细品味,使我明白了很多,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孙权之所以能建立吴国,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孙权并不如诸葛亮那般机智,…

    2024年4月4日
    78
  • 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读后感800字

    不记得自己已经是第几次拿起杨红樱的作品,非常喜欢里面的人物、马小跳、张达、毛超、胖胖的唐飞。 昨天,深夜凌晨2点钟,睡意全无,看着书架里新买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心情非常愉快,就像欧…

    2024年4月6日
    70
  • 《散文·谈谈报告文学》内容简介和鉴赏

    《现代散文作品·谈谈报告文学》简析 周立波著。发表于1936年4月25日出版的《读书生活》第三卷第十二期。本文首先指出报告文学作为“反映并批判现实”的一种文学形式,在目前的中国有着…

    2025年1月1日
    1
  • 龙应台

            龙应台,1952年生于台湾,祖籍湖南人。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堪萨斯州立大…

    2024年12月31日
    0
  • 《女巫》读后感

    “不好,小主人公被女巫变成了老鼠!”我大声地喊叫着,仿佛真地看到了这一切。从我拿到《女巫》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它迷住了。一遍又一遍地看,深深地陶醉在故事情节中。 这本书讲述了这样的…

    2024年3月30日
    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