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和柿》

南寨是长汀郊外的一个大树林,但自从大学迁到这里来之后,它便成为一个公园了。我们很不容易使僻陋的山城里所有的一切变成为都会里所有的。例如油灯,不可能改成电灯,条凳不可能改做沙发,但把一个树林改成公园却是最容易的事。虽说如此,这公园里还没有一个长椅足以供给我们闲坐。城里原来有两个公园,那里倒尽有几个长椅,甚至还有亭子,但我们宁愿喜欢这个没有坐处的树林。我们每天下午,当然是说晴和日子,总到那里去散步。既说是散步,长椅就不在我们的希望中了。何况,倘若真需要坐下来的话,草地上固然也使得,向乡下人家借一个条凳也并不为难。

我到这个小城里的第三天,就成为日常到那里去散步的许多人中间之一。也许,现在我已成为去得最勤的一个了。这个季节,应当是最适宜于我们去散步的季节了,虽然在冬尾春初或许将更适宜些。因为这是一个绵延四五里,横亘一二里的柿栗梅三种树的果树林。那里的树,差不多可以说只有这三种,若说有第四种树木的话,那是指的少许几株桐子树,而这是稀少得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的。

栗与柿是同一个季节的果木,秋风一起,它们的果实就开始硕大起来了。栗子成熟得早一些,柿子的成熟期却可以参差到两个月以上,因此,由于它们的合作,使我们整个秋季的散步不觉得太寂寞了。当我最初看见树上一团团毛茸茸的栗球,不禁想起了杭州西湖的满觉陇,那是以桂花与栗子著名的一个山谷。是的,桂花也是秋季的植物,它给与我们的愉快是那些金黄色的,有酒味的花。不知谁有那么值得赞美的理想,在那山谷中栽满了这两种植物,使我们同时享受色香味三种官能的幸福。从这一方面想起来,我感到第一个栽种栗柿而遗忘了桂树的长汀人,确是相形见绌了。

栗子成熟的时候,它那长满了刚鬣的外皮自己会得裂开。但它的主人却不等到这时候,就把它取下来了。那是怕鸟雀和松鼠会趁它破裂的时候偷吃去。人们取栗子的方法是先用长竹竿打它下地,然后用一个长柄的竹钳子来夹起扔进一个大竹箩里去。这样,它虽然有可怕的刺毛,也无法逃免它的末劫了。我每天看见老妇人在仰面乱打那些结满了果实的树枝,而许多小孩子在抓着一个与他们的身子一样长的竹钳子夺走拣拾的时候,又不禁会忆起古诗“八月扑栗”的句子,这个扑字,真是体物会心而搜索出来的。

这几天,树上的栗子差不多完了,但市上却还在一批一批的出来。这是因为近年来外销不畅,而这又是一种可以久藏的干果。但是,抱歉得很,除了把它买来煮猪肉当菜吃之外,我却不很喜欢吃栗子。至于柿子呢,虽然从前也不很喜欢它,现在却非常欣赏它了。我发现我对于果物的嗜好,是与它的颜色或香味有关系的。栗子就因为特别缺乏于这两个条件,所以始终被我摈斥了。这里,你也许会问我:柿子并不是近来才变成美丽的红色的,何以你到如今才嗜爱它呢?是的,这必须待我申述理由。原来我对于柿树的趣味,确是新近才浓厚起来。记得幼小的时候,在我家的门前有一个荒废了的花园。那园里有一个小池塘,池塘旁边有一株大柿树。这是我所记得的平生看到的第一株柿树。不幸那柿树每年总结不到几十个果实,虽然叶子长得很浓密。到了柿叶落尽的时候,树上再也看不见有什么柿子,于是在我的知识中,向来以为秋深时的柿树,也像其他早凋的树木一样,光光的只剩了空枝。

现在,我才知道不然。柿树原来是秋天最美的树。因为柿子殷红的时候,柿叶就开始被西风吹落了。柿叶落尽以后,挂满树枝的柿子就显露出它们的美丽来了。而且,这里的柿树的生殖力又那么强,在每一株树上,我们至少可以数到三百个柿子,倘若我们真有这股呆劲,愿意仔细去数一数的话。于是,你试想,每一株树上挂着三百盏朱红的小纱灯,而这树是绵延四五里不断的,在秋天的斜阳里,这该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我承认,我现在开始爱吃柿子了。

但其理由并不是因为我发现了它有什么美味——事实上,曾经有许多柿子欺骗了我,使我的舌头涩了好久——而是因为我常常高兴在玩赏它的时候憧憬着那秋风中万盏红灯的光景。俞平伯先生有过一联诗句:

遥灯出树明如柿,倦浆投波蜜似饧。

这上句我从前曾觉得有意思,但只是因为他把遥灯比做柿一般的明而已。至于“出树”这两个字的意思,却直到现在才捉摸到。可是一捉摸到之后,就觉得他把灯比之为柿,不如让我们把柿比之为灯更有些风趣了。

当这成千累万的小红纱灯在秋风中一盏一盏地熄灭掉,直到最后一盏也消逝了的时候,人们也许会停止到那里去散步了。于是天天刮着北风,雨季侵袭我们了。在整天的寒雨中,那些梅树会得首先感觉到春意,绽放一朵朵小小的白花。我怀疑梅花开的时候,是否能使我觉得这个公园比柿子结实的时候更为美丽?因为我仿佛觉得梅树是栽得最少的一种。但一个已在这公园中散步了三年的同事告诉我,并且给我担保,梅树的确比栗树和柿树更多。他说:“当梅花盛开的时候,你不会看见柿树了,正如你在此刻不看见梅树一样。至于栗树呢,即使当它结实的时候,也惟有从山上,或最好是飞机上,才看得出来。”

既然人人都说这公园里的梅花是一个大观,当然我应该被说服了。好在距离梅花的季节也不远了,关于那时候的景色,我必须等亲自经验过后才敢描写。不过,使我奇怪的是,本地人仿佛并不看重他们的梅花。他们的观念跟我们不同。我们在一提起梅树的时候,首先就想到梅花,或者更从“疏影横斜水清浅”这诗句,连想到林和靖,孤山,放鹤亭,等等;而他们所想到的却是梅子。我们直觉地把栗与柿当作果树,而把梅当作花树。他们却把这三者一例看待。我想,即使柿与栗都能长出美艳的花来,也不至于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因为花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关系。一个摘柿子的妇人曾经对我说,明年是梅子的熟年,市上将有很好的糖霜梅和盐梅。她并且邀我明年去买她的梅子,但是她始终没有邀我在新年里去看梅花。多么现实的老百姓啊!

一九四一年秋

(1947年上海怀正文化社《待旦录》)

赏析“托物言志”是中国文学最常用的艺术手段和显著的审美特征,从“风、雅、颂、赋、比、兴”的诗“六艺”开始,“香草美人以喻君子”一直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思路。散文随笔自然也不例外,典型的篇章是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特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来象征仁人志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高洁情操,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栗与柿》一文虽然不似《爱莲说》那样直抒胸臆,明确地表达爱憎态度,但是文章通过对栗树、柿树、梅树这三种植物的多层次描写,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具有鲜明的情感倾向。

栗与柿都是在秋天成熟的果树。所谓“在秋天成熟”不仅仅是对季节的叙述,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感受的内在抒情。古往今来,人们不知用了多少美丽的词汇描写和形容千姿百态的奇葩名花,牡丹、菊花、海棠、茉莉……但是美则美矣,却感到太多的妩媚娇艳,而少了些朴素沉实。当然,我们不能向栗树、柿树去要求妍丽多姿,也不能向牡丹要果实吃,大自然的造化不可强夺。但是,我们对于“美”的感受、理解和认识,却会由于生活体验的深入和生存境遇的不同而加深,更接近真实。栗与柿,朴素无华,在某种意义上谈不上美丽,然而作者却在那份沉重、坚实当中体会到了一种饱经沧桑的生命力和内在的美。群芳过尽的日子,那“绵延四五里不断的”“朱红的小纱灯,在秋天的斜阳里,该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啊”!的确,栗与柿从不与百花争艳,更不曾招蜂引蝶,迎送看客。它绝对进不了富丽堂皇的客厅或卧室,它们只是忍着寂寞与孤独,默默地生存成长,向人们作着奉献。风吹雨打,洗去铅华;日晒霜临,迎来收获,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果实。作者通过对栗与柿的描写,赞美了一种内在的、充实的生活理想。

虽然作者在文章开篇就点明,“长汀郊外的一个大树林里”的树木,“差不多可以说只有(栗、柿、梅)这三种”,但作者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他重点描写了柿树,而几乎没有写梅树,只是到了结尾处才把梅与栗、柿进行了对比性的点染,并且借一位摘柿子的妇人的话点明了本文的主旨。从作品的审美情趣与艺术格调上看,与前篇《驮马》异曲同工。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39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美人鱼公主》读后感400字

    我相信世界上每个女孩心中都或有一个公主梦:头戴金色的王冠,身穿拖地的长裙,有闪亮的钻饰的颈间发出耀眼的光芒。为寻找这个梦,我成了一个爱读童话故事的女孩,为此,给我买了很多童话书,有…

    2024年4月7日
    72
  • 中国式好人

            小孩子看电视,他对形形色色的剧中人,不太弄得清,因此他采用一种检定的标准—— “是好…

    2024年12月31日
    2
  • 读《树妈妈和她的女儿》有感300字

    《树和她的女儿》是一篇感人的童话。我读了很有感受。 树妈妈想要是有个孩子有多好啊!于是,她天天盼着自己会有个女儿。她盼望着一粒种子能做她的女儿。有一天,一只小鸟飞到树妈妈身上休息,…

    2024年4月14日
    77
  • 读《祖国万岁》有感400字

    沧海桑田,星移斗转,花开花落,弹指一挥,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岁的生日。六十年,峥嵘岁月的光辉业绩犹如一幅至珍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记载了太多的壮观,太多的变处,叙述了五十六个民族…

    2024年4月1日
    65
  • 观《湄公河行动》有感600字

    【第1篇】 对于禁毒,这已经不单单是中国的使命了,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任务。 昨天看了电一影《湄公河行动》,讲述了“华平号上的6名中国船员和玉兴8号上的7名中国船员,…

    2024年4月13日
    84
  • 范爱农读后感500字

    【第1篇】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鲁迅在安徽巡抚思铭被刺杀后的同乡会中,发现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对鲁迅的意见大抵是反对。一问才知道: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

    2024年4月10日
    7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