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谏逐客书》

李斯《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彊,百姓乐用,诸侯亲服; 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彊(11)。惠王用张仪之计(12),拔三川之地(13),西并巴、蜀(14),北收上郡(15),南取汉中(16),包九夷(17),制鄢、郢(18),东据成皋之险(19),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20),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21)。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22),彊公室,杜私门(23),蚕食诸侯(24),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25)。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26),疏士而不用(27),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28),有随、和之宝(29),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30),乘纤离之马(31),建翠凤之旗(32),树灵鼍之鼓(33)。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34),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35),郑、卫之女不充后宫(36),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37),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38)。所以饰后宫、充下陈(39)、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40)、傅玑之珥(41)、阿缟之衣(42)、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43)。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44),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45),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46)。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47)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彊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48),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49),故能就其深;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50)。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51),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52),却宾客以业诸侯(53),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54)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55);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56)。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57),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58),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鉴赏】 《谏逐客书》为李斯的代表作。秦王政十年 (前237) 下令逐客,李斯上此书劝谏,力陈秦用客之利,逐客之非,竟奇迹般地打动秦王,收回成命。

首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为全文的中心,开门见山,推窗见月。“过矣”见其观点鲜明,“闻”、“窃”见其表述委婉,既有原则性又有策略性。同时,不言秦王下令,但言“吏议逐客”,避免与秦王的直接交锋,也非常巧妙。南宋文论家李涂的《文章精义》盛赞此句: “文章起句发意最好,李斯《上秦始皇逐客书》起句,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昔缪公求士” 一段,言昔秦用客成功,证之以史。作者先以 “四君” 为例,排比铺陈,以古证今,从正面论述用客之利: 穆公“八方求士” 而“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而“至今治彊”; 惠王 “用张仪之计” 而“功施到今”; 昭王“得范雎”而“使秦成帝业”。然后用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一句,假设推理,从反面人手,阐述逐客之害,利害如此,逐客之“过” 明矣。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一段,言今秦重物轻人,拟之于物而理洽。作者先用“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七个动宾结构,“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一个疑问句式,“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 “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两个假设推论和 “若是者何也?”一个设问,阐明秦王因 “适观” 而乐用非秦之物; 然后从“跨海内、制诸侯”,统一天下的战略高度,将此与不讲实用而逐非秦之人作比证,轻重倒置,王者不为明矣。

“臣闻地广者粟多”一段,先用 “太山”、“河海” 作比喻论证,并由物及人,推出 “王者不却众庶” 乃 “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 的原因; 继而再用 “寇兵”、“盗粮” 的比喻,揭示“却客”、“退士”必“资敌国”、“业诸侯” 的恶果,因果如此,秦王能不顿悟乎?

最后一段为全文的总结,“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概括“今陛下致昆山之玉”一段;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概括“昔缪公求士”一段;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概括 “臣闻地广者粟多” 一段; “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则总收全文,并照应开篇之“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而又纵横捭阖,文笔恣肆。作者以 “逐客过矣”一语,点明全篇主旨,接下来道古论今,证之以史,拟之于物,晓之以利害,明之以是非,动之以情感,纵笔挥洒,旁征博引,然处处不离 “逐客过矣” 四字,显得既严整中正、章法有序,又肆意通脱、潇洒风流。

文章说理剀切、议论风发,而又语重心长、委曲婉转。作者没有纠缠“郑国渠”而就事论事,也没有因自己 “亦在逐中”而耿耿于怀,而是高屋建瓴,始终站在“天下一统” 的战略高度,围绕“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立论,处处着笔于“民以殷盛,国以富彊”、“富利之实”、“彊大之名”、“彊公室,杜私门”、“无敌于天下”等秦国的现实利益和前途命运,显得义胆忠心,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切中要害,而又语语动听,句句动心,诚挚动情,发人深省。

在论证方法上,既有事理的结合,又有正反的鉴照; 既有精当的喻证,又有鲜明的对比。文章前两段,即 “昔缪公求士”和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两段,重在事实论证,文章后两段即“臣闻地广者粟多”和“夫物不产于秦”两段,重在理论阐述。“以客成功”用正面论述,“逐客之害”用反面推论。“太山”、“河海”、“藉寇兵”、“赍盗粮”的比喻论证也生动切贴,警示人心。有“今”与“昔”的对比,“用客”与“逐客”的对比,“重物”与“轻人”的对比,通过对照鉴别,是非更明确,利害更昭晰,观点更鲜明。

语言上,既骈辞俪句,整齐合谐,又间杂散句,错综成文,且多用排比铺陈,繁辞华句,对后世的辞赋、骈文有深远影响。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338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呼兰河传》有感450字

    【第1篇】 呼兰河,遥远地去了,那血雨腥风的日子末了,那愚昧的封建时代更显得遥远,一份永违的单纯也被掠走了…… 呼兰河,是灰暗的。灰暗的天空,灰暗的日子,灰…

    2024年4月30日
    164
  • 读《石缝间的生命》有感400字

    一篇好文章值得一生钟爱,好文章给人力量,改变人生,我就读了一篇《石缝间的生命》。它真使我受益匪浅,记忆犹新。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石缝中生长着倔强的.细瘦的蒲公英和雄伟苍劲的。它们…

    2024年4月13日
    81
  • 遇见未来的自己读后感1000字

    以前,有几个好友都跟我推荐过一本书,就是张德芬写的《遇见未来的自己》。她们都说很好看,要我有时间就去看看,苦于一直没有找到,昨天惊喜的看到我一个在看这本书,于是就借来看看(呵呵,她…

    2024年4月9日
    69
  • 《弯弯》读后感400字

    【第1篇】 里,我读了《弯弯》这本书,徐弯弯是本书中的主角,他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女孩,但是她也有自己的闪光点,那就是—善良,有情义,聪明。我们大多数人都像徐弯弯一样普通,…

    2024年4月12日
    65
  • 名叫牛皮的插班生读后感500字

    【名叫牛皮的插班生读后感1】 这段时间,我读了许多书,如《花花木兰》、《淘气包马小跳之名叫牛皮的插班生》等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淘气包马小跳之名叫牛皮的插班生》,它的作者是…

    2024年4月6日
    84
  • 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450字

    读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我被小水滴那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动了。课文主要写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小洞是由石头上方…

    2024年4月28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