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宗福先,中国当代剧作家。原籍江苏省常熟。1947年生于四川重庆。热衷于戏剧创作,1978年,创作了4幕话剧《于无声处》,受到普遍好评,获得极大成功。并因此受到文化部的嘉奖,从此,宗福先走上专业戏剧创作道路。1980年,他被调到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文艺科工作。这时期,他开始大胆探索,对戏剧创作进行深刻的思考。同年,他与贺国平合作发表了3幕话剧《血,总是热的》,剧本表现了改革浪潮中的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革命热情。剧本由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首演,引起强烈反响。1985年,宗福先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职务。1986年,他创作了话剧《传呼电话》,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首演,获得较高的声誉。《于无声处》进京演出后,引起强烈轰动,全国许多剧团纷纷演出该剧,受到全国总工会特别奖励。《血,总是热的》于1982年获得文化部、中国剧协“1980—1981年全国优秀剧本奖,”同时,获上海戏剧节征文活动一等奖。该剧本后被改编成电影上映,又获广泛的声誉,获得文化部1983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宗福先的创作特点是以鲜明、生动,富有个性的艺术追求使创作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体现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利益,以达到真、善、美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内容概要 《于无声处》,四幕话剧。1976年是个不寻常的一年。敬爱的周总理永远告别了爱戴他的中国人民,全国人民陷入无比悲痛之中。可是,“四人帮”及其爪牙千方百计地阻挠人民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欧阳平,这个生在革命家庭、长在红旗下的青年,以其敏锐的目光和清楚的头脑察觉到,“四人帮”大搞“批林批孔”、“批当代大儒”,反对人民悼念、缅怀周总理的一系列动作,矛头直指敬爱的周总理,并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欧阳平对“四人帮”不让悼念周总理的丑恶行径十分愤恨。他从人民怀念总理的许多诗篇中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和光明。在“四人帮”的白色恐怖之下,为了捍卫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逮捕、坐牢甚至牺牲的危险,投入了悼念周总理的洪流中去。他开始收集、整理、编辑、印刷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名为《扬眉剑出鞘》,在人民群众中间传播革命火种。诗集很快散播开来,人们互相传递、抄写。“四人帮”及其爪牙闻讯后,又恨又怕,下令追查诗集的作者。在严峻的政治斗争面前,欧阳平丝毫没有畏缩,继续与“四人帮”展开生死搏斗。他已作好一切准备,迎接最艰苦、最残酷的斗争的到来。欧阳平本来是一名军人,母亲梅林是位出生入死的革命老干部,战争年代曾冒着生命危险救过现任上海某进出口公司革委会主任何是非的性命。“文革”中,梅林蒙受诬陷被打成叛徒,欧阳平这个“叛徒”子弟被迫离开了部队,并取消了他作为预备党员的资格。下放到北京郊区某小吃店当了一名服务员。他与何是非的女儿何芸相爱,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母亲由于受到迫害,身患重病,他陪同母亲去北京看病,途经上海时,母亲要看望一下老战友何是非。何是非虽然也是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走过来的老革命但是,在和平环境中的政治风暴中,他不明是非,投机取巧,为了捞取政治上的资本,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死心塌地地投靠了 “四人帮”。他明知女儿与欧阳平九年的爱恋之情,为了巴结上“四人帮”的亲信、上海民兵组织领导成员唐有才,自作主张,将女儿作为活礼物许配给这个有权有势的人。为了炫耀自己和中央首长的密切关系,他把与张春桥的合影摆放在家中最显赫的位置。在举国悼念周总理的日子里,他执意与“四人帮”站在一起,诬蔑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当他正准备迎接将成为他的女婿的唐有才上门时,没有料到过去的老上级、自己的救命恩人梅林大姐和儿子欧阳平突然来访。善良的梅林哪里知道,正是眼前这个何是非忘恩负义制造假旁证诬陷她是叛徒,致使她惨遭迫害。做贼心虚的何是非发觉梅林并不知道是自己写假材料迫害她,立刻松了一口气。他假惺惺地劝梅大姐要相信群众相信党,并表示愿意尽微薄之力帮助她解脱困境。交谈中,何是非怪话连篇,并诬蔑人民群众打着悼念周总理活动的招牌,企图推翻党中央时,欧阳平毫不相让地反驳他。欧阳平还没有认清这个人面兽心的家伙,热情洋溢地向他讲述天安门广场悼念周总理的宏伟场面,并真诚地将自己编辑的诗集《扬眉剑出鞘》送给他。何是非这才知道,原来欧阳平就是全国通缉捉拿的现行反革命分子、《扬眉剑出鞘》一书的作者,他马上打电话给唐有才,让他派人逮捕欧阳平。当欧阳平准备离开时,何是非为了稳住他,说“这就是你们的家”。“四人帮”的爪牙派人包围了何是非家,欧阳平只要迈出何家一步,就会立即被捕。这时的何是非,竟然一改往日和善的面孔,不仅出卖了欧阳平,还以“不能收留一个反革命分子的母亲”为借口,将身患重病的梅林赶出家门。在欧阳平的帮助教育下,何芸终于认清了“四人帮”及其父亲这个政治爬虫的丑恶嘴脸,站到了正义的一边。何是非的妻子刘秀英也十分痛恨丈夫对梅林大姐一家恩将仇报、丧尽天良的行为,她揭露了他九年前诬陷梅林、如今又出卖了欧阳平的丑行,何是非恼羞成怒,竟然残暴地将妻子踢倒在血泊之中。何是非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终于原形毕露,落得众叛亲离的可耻下场。
作品鉴赏 《于无声处》以“天安门广场事件”为背景,围绕着两个家庭五个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展开一场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从侧面表现了人民群众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你死我活的斗争。作品的深刻意义在于:在人妖颠倒、是非混淆的年月里,虽然正直善良的人们受到压抑,搞阴谋诡计的跳梁小丑得逞一时。但是,在真理面前,他们终究要受到人民的审判,在滚滚向前的历史洪流中,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欧阳平这个正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当代中国青年的典型形象。这位生长在革命家庭的青年怀着对周总理无限敬爱之情,积极投入全国人民悼念周总理的洪流中去。特殊的生活经历,培养了他对事物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正当全国人民为失去周总理陷入一片悲哀之时,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家伙竟然跳出来,反对人民的悼念活动。他立即察觉到这场斗争绝非一般的斗争,这些人把矛盾指向敬爱的周总理。欧阳平勇敢地站在正义的立场上,为捍卫周总理的神圣尊严而斗争。他收集、编辑并散发纪念周总理的诗篇,题名为《扬眉剑出鞘》,在社会上引起巨大轰动。他的革命行为得到人民的一致称赞,可“四人帮”及其爪牙又恨又怕。欧阳平的举动在当时是会招致坐牢甚至杀头之祸的。特别是当他被“四人帮”死党们包围,面临被捕那场戏,表现出正义凛然、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他那成熟的政治表现,正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广大青年追求真理、不畏强暴、勇于反抗邪恶的缩影。与胸襟坦荡的欧阳平相对的是何是非丑恶、肮脏的灵魂。作者真实可信地刻画了这个社会主义社会中不择手段捞取政治资本的跳梁小丑,并以嫉恶如仇的笔端把这个人物的贪婪自私、道德败坏、阴险狡诈的性格特征描写得淋漓尽致。何是非这个在战争年代曾经出生入死的革命干部,在和平环境中竟变得利欲熏心、丧心病狂。他明知“四人帮”反对人民反对党,妄想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但是,为了讨好“四人帮”,为了自己往上爬,他昧着良心诬陷他的救命恩人梅林大姐是叛徒,致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干部遭受惨重的迫害。他不顾女儿何芸与欧阳平的深爱之情,将女儿许配给“四人帮”的死党作妻子,还残忍地向“四人帮”出卖欧阳平。在这个人物身上,凝聚着作者对那些在政治风浪中背叛人民利益、出卖灵魂的无耻之徒的憎恨和鞭挞。作者怀着十分真挚的情感十分完满地塑造了真诚善良的梅林大姐,在欧阳平帮助下终于站在正义立场的何芸和大义灭亲、敢于揭发丈夫何是非的丑恶行径的刘秀英等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身上,同样寄托了剧作家对真善美的想往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通过人民对周总理的悼念活动,不仅体现了“人民总理人民爱,人民总理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揭示了“人民永远不会沉默”这一坚固不破的真理。这也是话剧《于无声处》的主题所在。剧本结构严谨,严格按照“三一律”的创作手法,全剧剧情发生在一日中的九个小时之内,剧中四幕一景都是在何是非家展开的。剧情紧凑,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无论对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的刻画都非常真实、生动。语言的运用富有时代气息和个性。应该指出的是,作者在创作此剧时,“天安门广场事件”尚未平反。它的出现,在当时被誉为话剧舞台上的“一声惊雷”,引起全社会的轰动。
宗福先 于无声处
•
读后感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30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