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自白

        一个县比起一个地区、一个省远为小,可从吃的角度去看,它又远比一个地区、一个省要大。人际关系似乎与面积成反比,面积越小,人际关系越密切,吃的机会也就越多。仅我在的县城,机关、企业、学校,林林总总有一百多个吧,哪个单位一年不要吃上几次?又有几个单位在动筷子前会不想到我这个“县官”的?
        在酒桌上,我不仅是个食客。讲庄重些,我是代表党去祝贺、去鼓励、去提出希望、去与民同乐的;讲粗俗些,我去了,不是我肚皮里装进了什么,而是我从身上慷慨地拔下了什么。我往那上方一坐,就象是一道最丰盛的菜肴往席上一摆,令众人顷刻间目光与四壁一道生辉,兴致和脾胃共同大振……
        除此,还有对上级们的送往迎来,部下们各自家庭的生丧嫁娶,名目繁多的干部会、先进代表会、现场会、学习班,就是发夏天降温费也得靠卖旧报纸的县文化馆,一年也会举办一次业余作者创作学习班。更不必说到乡镇、小村里的那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既令人亢奋又令人害怕的水泊梁山式的场面了……如果不是得提防着与 “高血压” 、“胆固醇”之类叫人不快的字眼沾边; 如果不是不想挺着个大肚皮走出走进,给百姓第一眼的印象就不象是个清官,那么一年就是有720天,天天也都得在“五粮液” 、“西风”里泡着!
        不吃行吗? 官场上的诸多人际关系都在酒桌上获得了和谐的体现: 再吝啬的人,都会变得豪爽; 再世故的人,都会变得真诚; 再卑微的人,都会成为君子。热气和香气,忙碌地在人们脸上织出红润之色。人似乎年轻了几岁,这是心理效应; 网又伸展了几络,这是客观效果。
        我还察觉,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在许多方面都是粗疏的,重直感而轻理性,似宏观而又少微观。但有两个方面是极严密、极系统的。
        一是吃道。各地有各地的菜系: 粤菜、鲁菜、川菜、扬菜、京菜……各地有各地的小吃: 昆明的米线、镇江的汤包、符离集的烧鸡、天津的“狗不理” 包子……这几年借外出参观、学习之机,我领略了不少。其精致,其锦绣,其独特的色、香、味,令洋人们吃得咂舌不已。
        二是官道。古代官吏有九品,始于魏晋。虽各朝九品里所含的等数不一,但无论是北魏的三十等,还是元、明、清的十八等,在各品之间官俸均不同之外,就是对各自的官服、带、冠、鱼袋、笏等,也有严格的规定。以唐为例: 三品官服色为紫, 腰环金玉带十三銙, 头顶三梁冠, 胸佩金鱼袋,手持象牙笏。一旦降至六品,对不起,服色得为深绿,腰环银带九垮, 头顶一梁冠, 胸佩银鱼袋,手持竹木銙……这传统是深厚的。以至于到了今天,住、行、电话、工资中的含金量,甚至逝世之后什么级别的人作悼词、出席追悼会,追悼会的规模,骨灰盒是放在一室抑或放在二室、三室;登不登报,消息发在一版还是四版,加不加黑边……这一切,无不同一个人的级别有关系。
        莫非是吃道渊源了官道?莫非是官道弘扬了吃道?这就如蛋生鸡、鸡生蛋的古老命题了。但从这两者如此相似来看,我确信历来为官与美食是有缘的。如果要评选中国美食家明星,他们一定是在官场上闪烁,百姓们是无缘的。
        风声鹤唳了?
        禁令之类喊了多少年,不过就是这么回事:你唱你的走麦城,我演我的长坂坡。实在火烧眉毛了,你说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我不摆酒算不得大吃大喝,且称为“工作餐”;你说工作餐只准四菜一汤,我吃完一个,再
        上一个,反正桌上永远只有四只盘子。只要官道依旧,吃道也照样耀眼。
        用足、用活了政策后,我依然是个美食家。

        

(1988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美食家

        

赏析

这篇杂文,用了“自白”的形式,为一个美食家画了像。这不仅把一个整天挺着肚皮赴宴的县太爷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而且把他的心灵剖析给读者了。所以,虽是写的“吃喝风”的老问题,但给人以新鲜感。
        如何运用好“自白”这一杂文形式? 从这篇作品看到,首先对所写的人物要十分熟悉,有深入的了解。因为 “自白”不是说表面话,打官腔; 而是要把他内心的东西亮出来。不然就不能叫做“自白”。比如文中说: “我去了,不是我肚皮里装进了什么,而是从我身上慷慨地拔下了什么。我往那上方一坐,就象是一道最丰盛的菜肴往席上一摆,令众人顷刻间目光与四壁一道生辉,兴致与脾胃共同大振……”这段话,一般是拿不到桌面上来的,可又是他心里的真心话,活灵活现地显示了他的灵魂。如果作者对美食家没有精心地观察和研究,是写不出这样既深刻又幽默的文字来的。
        写好一篇“自白”,还需要研究事物的内部联系,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篇杂文没有讲酒宴的丰盛,酒醉后的丑态; 而是讲“吃道”与“官道”的紧密联系,二者形影不离。是吃道渊源于官道,还是官道弘扬了吃道,这是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样的有趣的命题,这就把问题深化了。如果没有对我国封建文化的深入的剖析,是不会有如此深刻的概括的。
        写好“自白”,还要运用独特的语言。《美食家的自白》全篇多用反语,一切内情都通过一个“县官”的嘴道出来。当然主要是现代活的语言,如“工资中的含金量”、“评选中国美食家明星”等,是20世纪80年代才有的语言。同时也用古典,以及把古今融汇在一起的语言,如“其精致,其锦绣,其独特的色、香、味,令洋人们吃得咂舌不已”等。可以看到,“自白”的语言是坦率的、传神的,又是诙谐的。
        胡平既写报告文学,又写杂文。他的视野广阔,对社会上的明潮和暗流有深入的观察和研究,特别善于写出当代中国人的心态。他在写杂文时,同样表现出这些特质,使文章具有深厚的内涵。这说明,不同文体可以互相借鉴,以此不断丰富自身,求得发展。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24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末日浮空城读后感350字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这是查理九世第二十四册末日浮空城,这是浮空营地之旅的最后一册,主要内容是: dodo冒险队在不死鸟安卡的帮助下,终于登上了空中的诺亚方舟――浮空城。小们全都摩拳…

    2024年4月7日
    97
  • 读《文化苦旅》有感800字

    【第1篇】 多年前,一次偶然读到《信客》,于是我知道有一个人叫余,有一本书叫《文化苦旅》。那时的我年少浮躁,根本没办法读一篇散文的耐心,但对于《信客》却百读不厌,很喜欢。 里,我买…

    2024年4月4日
    65
  • 你是我的宝贝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你是我的宝贝》,是由黄蓓佳写的。书中的主人公贝贝是一个唐氏综合症患儿,有轻度智力障碍而且终生无法治愈。 贝贝两岁时,在野外考察中不幸遇难,难以承受这钟生活打…

    2024年4月9日
    63
  • 读《落花生》有感300字

    【第1篇】 我喜欢花生,当我读了《落花生》这篇短小的课文后,我对花生这种平凡的食物多了几分敬慕之情。 确实,花生的外表没有什么动人之处。在苹果面前,它显得那么老土;如果把几个晶莹剔…

    2024年4月4日
    82
  • 《生命流泪的样子》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这几天,我读了《生命流泪的样子》,感触颇多。 这本书讲了盛欣怡的突然得了不治之症。这场飞来的横祸,令欣怡的生活和学习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着的鼓励和安慰…

    2024年4月3日
    67
  • 《《东京梦华录》序》

    仆①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②到京师,卜居③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④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

    2025年1月2日
    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