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 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11),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12)而往?”曰:“吾一瓶一钵(13)足矣。”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14)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15)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16)不如蜀鄙之僧哉?
        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17)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18)也。

        

(《白鹤堂文稿》)

        注释 ①为之——做起来。②为学——求学,做学问。③吾资之昏不逮人也——我的天资禀赋愚钝赶不上别人。④吾材之庸——我的才能平庸。⑤旦旦——天天。⑥迄乎成——直到成功。乎:于。⑦圣人之道——指孔子的道统。⑧卒于鲁也传之——终于由鲁钝的人传下来。鲁:指孔子的得意门人曾参。《论语·先进》: “参也鲁……”相传孔子之道传给曾参,曾参传给子思,子思传给孟子。⑨岂有常哉——哪有不变的定规呢。⑩蜀之鄙——四川的一个边僻之地。(11)之南海——之:往。南海:浙江定海县海中普陀山的俗称,系中国佛教胜地之一。(12)子何恃——先生靠什么。(13)一瓶一钵——一个水瓶,一个饭钵。瓶,钵(bo):和尚盛饮食的用具。(14)买舟——雇船。(15)越——过。(16)顾——还,反而。(17)自败者——自甘失败的人。(18)自力者——自求上进的人。
        赏析 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是就做学问的问题写给他的子侄辈看的。这篇短文以其平易直朴而意蕴深邃的特点,历来为人所传诵。
        文章一开头提出两个问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他回答: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这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了强调这个论点,进而指出:学则可以变昏庸为聪敏,不学则变聪敏为昏庸,并用“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的史实加以证明。说明学习对于改变事情的难易、转化人的资质的重要作用。
        提出论点后,不是归纳、演绎,进行理论论证,而是选取事例作选喻论证。即化理入喻,用蜀之鄙一贫一富二僧去南海的故事为例证,说明“立志”是成就事业的关键:贫者有决心,仅靠一瓶一钵,去了南海;富者无决心,只想买舟而下,未能成行。
        接下来,就例证引出议论,说明聪敏不可恃,昏庸可以变,勉励后辈力学不倦,并与开头“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以及“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的论点相呼应。
        全文正面议论和引喻说理有机结合,理论引出故事,故事又引出理论,显得流转自如,生动活泼,事理透辟。议论部分有意采用排比句式,或同类排比,或相对排比,连环套结而下,显得句式匀称,气势旺盛。不论正面议论,还是引喻说理,都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对比。这样,既把问题和故事讲述得详尽透彻,也能在不避繁复的行文中体现出一种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意味。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723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学会看病》有感400字

    【第1篇】 读了《学会看病》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了每位与众不同的爱。当然是伟大的,无私的,那么每位的爱的方式是不同的,是不一样的。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儿子生病时,母亲不但不带儿子去…

    2024年4月3日
    112
  • 《书石梁鸿《雁宕图》后》

    台、宕①之间,自有知以来,便驰神于彼,苦不得往。得见于图谱②中,如说梅子③,一边生津④,一边生渴,不如直啜一瓯苦茗,乃始沁然。今日观此卷画图,斧削刀裁,描青抹绿,几若真物,比于往日…

    2025年1月1日
    46
  • 高考另类标语,鸡血还是毒药

         中高考临近,不少学校相继举行各种“誓师”活动,其中不少标语很惹眼:“只为高考狂,冲进重点孝爹娘”“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有人…

    2025年1月19日
    41
  • 四、性灵

    情性派总是要有节制,对个性的尊重不如性灵派。这个派别极重个性。 主性灵说者为袁枚,而其源可追溯至南宋。

    2024年12月31日
    46
  • 《夏洛的网》读后感800字

    【第1篇】 夏洛是谁?如果你猜是他是我敬爱的,我会摇摇头;如果你猜他是我的好,“哈哈――”我告诉你全猜错了,它是美国作家EB.怀特笔下的小。这本书的名字叫《夏洛的网》,是我里读的印…

    2024年4月5日
    113
  • 孔乙己读后感1500字

    今天,在书架上查找资料,无意间看到一本九年级上册语文,抽出来顺手一翻,就看到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立即被它吸引,不仅一口气读完了全文,还把文中的插图也仔细看了看。对于这篇文章…

    2024年4月12日
    11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