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游子吟》赏析
《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以下是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诗《游子吟》原文翻译
慈爱的母亲在手中缝制衣物,这衣物就是要送给将要远行的儿子。临别时,母亲小心翼翼,密密缝制,生怕儿子归来的时间太迟。孰知母爱如那寸草的春心,能够回报的呢,那便是春日的和煦阳光。
唐诗《游子吟》中心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母爱的赞美和孝道的弘扬。诗人通过描绘母亲为远行的儿子缝制衣物的情景,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同时,诗人也通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句,强调了子女对母亲的感恩和报答的必要。
唐诗《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创作于唐代,那时的社会风气重视孝道,这首诗也是孟郊对母爱的深深感慨和对孝道的有力弘扬。
唐诗《游子吟》文中10个经典词语或句子注释
1)慈母手中线:慈爱的母亲在手中拿着线缝衣物。
2)游子身上衣:即将要离家去远方的儿子身上穿的衣服。
3)临行密密缝:临别时,母亲认真仔细地一针一线地缝制衣物。
4)意恐迟迟归:生怕儿子回来的时间太晚。
5)谁言寸草心:这是一个比喻,表示母爱如同小草对春天的渴望。
6)报得三春晖:用春天的阳光来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7)慈母:这是对母亲深深的爱的赞美。
8)游子:在外漂泊的儿子。
9)临行:即将离开的时候。
10)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用来比喻子女对母亲的感恩和回报。
唐诗《游子吟》作者简介
孟郊,字东野,唐朝诗人。他的诗风豪放激昂,有“诗狂”之称。孟郊的诗主题广泛,既有咏史抒怀,也有山水田园,既有社会现实,也有人情世态。《游子吟》是他最为人所知的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十分脍炙人口的母爱诗。
总的来说,《游子吟》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子女的孝心。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我们带来了对母爱深深的赞美和对孝道的有力弘扬。希望大家在阅读这首诗的时候,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理解到诗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