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位于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中国古代家族文化的重要遗址。自北宋崇和元年(1118年)至明天顺三年(1459年),郑氏家族在此合族同居历时340余年,又被称为“廉俭孝义第一家”,至今已整整闻名了900多年。郑义门一家长达168条的传世家训《郑氏规范》,被誉为中国传统家训的重要里程碑。其事载入《宋史》、《元史》、《明史》。最近几天我又再次认认真真地观看了廉政动画片《郑义门》共12集,每集时长10分钟。看后思绪万千、浮想联翩。《郑义门》电视剧采用古装动漫形式,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家长郑濂的故事为经线,以家规为纬线,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了郑义门家“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
《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了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揭示了“为官者应以报国为本,体恤百姓,不可一毫妄取”的家规;而《致力为公》篇,则讲述了当粮长的郑濂,不卖人情、不受贿赂,秉公丈量所辖区域田地,编制税赋籍册的故事,揭示的是“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家规。“国有家起,有国才有家,治国应从治家开始。”
郑氏先人制定的家规,如今都实实在在地刻在“江南第一家”景区的石碑上。时下最引人关注的是第88条:“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正是由于有这许许多多条家规约束着郑家子弟,才能使郑家子弟们从宋到清,出仕为官的达173人,但无一人因贪墨而被罢官,无一人是贪污犯法之人,无一人是腐败之人!哦,郑义门家的家训、家风、家规的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假如没有天顺三年的那一场大火,这个家族会怎样延续?这一场无情的大火,燃烧了几天几夜,郑家子弟眼睁睁看着经营了300多年、耗尽家族资本的宏伟祠堂变成满地的焦炭,化作了天空中的一缕青色的烟。经此天劫,才迫这个“家”不得不分开来。这的确是太遗憾了。
【第2篇】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郑宅镇是郑氏家族的集中地,郑氏的传世故事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约束力,他们以家规、家训为尺,注重自己的品行与言辞,做了后人争相学习的榜样。
郑氏家规中,“孝”字显得格外重要,“百善孝为先”,“孝”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千百年的传统美德,在家中,“孝”更是父母长辈一直反复强调的“家训”。
孝在我心中,仿佛是一根长了倒刺的鞭子,时刻鞭策着我做人应有的基本礼貌,我不敢去触碰它,更不敢弹劾它在家人心中的地位。那一次,正是一年中最后一天,更是的第一天,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年 夜 饭。有事出去了,但忙活一天的我们,早已饥肠辘辘,,面对一桌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我们止不住的吞了吞口水。
最小的妹妹最先表示抗议,“,我饿了,可以先吃吗?”她可怜巴巴地望着,肉嘟嘟的脸上那双黑宝石般的眼眸蓄满了泪水,摸了摸肚子央求道。
“不行!你没看到奶奶还没来吗?奶奶是长辈,她还没有来吃饭,我们是不能先吃的!”妈妈有些生气。我知道,奶奶不来,妈妈是不会让我们动筷子的,但是,我知道她是在座所有人中最饥饿的。早上六点开始,妈妈就开始忙活,一直到现在,她比我们更加饿更累,但她却一直没有吃一口食物,直到奶奶回来。
在饥饿万分的情况下,用“孝”字鞭策自己,克制自己的饥饿,做到”孝”的基本礼仪。这更加深了我对它的印象,它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不知道以后我是否会比做得更好,但我会努力做到它的基本事宜。孝的礼仪,便在我的心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