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450字

【第1篇】

“小宇,帮我倒杯水。” “才不要呢,我要看电视!”我不高兴地回答的请求。小时候,那个娇里娇气不尊敬长辈的我历历在目。那时,我的脾气很不好,对待长辈很不礼貌,直到看了

《三字经》这本书,我才深受启发,改“邪”归正。 在我读的时候,给我买了《三字经》这本书。原本我觉得这本书很乏味,后来有一次,我认真地看起这本书来,发现内容很好看,便仔细地品尝书香。我看着想着,突然几个句子映入眼帘:“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几句话的意思是:“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替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看完这句话,我突然反省了一下自己,对照起来:黄香九岁,就能为父亲在寒冷的温暖被子,而自己不仅不帮父母做点好事,还对他们不礼貌,哎,太不应该了!我的脸顿时热了起来……于是那时,我就下了决心,一定要做一个尊重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从那以后,我就努力改正自己喜欢和长辈顶嘴的坏习惯,主动分担家务,接纳长辈的金言玉语,渐渐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长辈对我的看法,还常受夸奖呢。

《三字经》,谢谢你!是你逐渐改变了我,逐渐完善了我。啊,你像一朵洁白的莲花,盛开在我的心池里,香气馥郁!你如同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不再迷失!

[点评]:小作者开头先声夺人,写出了“我”之前的缺点;接着,笔锋一转,引出了《三字经》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重点刻画了“我”的心理活动;然后写了“我”的改变;结尾抒发感情,表达了对《三字经》感激之情,照应了题目和开头,使文章得到了升华。总体来说,文章条理清晰,结构紧凑,把握住重点展开叙述,进行描写,突出了“书香浸润灵魂”这个要点。这是一篇值得点赞的习作。

【第2篇】

在这个期间,爸爸帮我买了本《三字经》,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很无趣,可读着读着,让我越来越感兴趣。因为我经过一次次的阅读,感触也越来越深。

在《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孩子,九岁的时候,早故,从小跟着父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而黄香对父亲非常孝顺。炎炎,他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枕头扇凉,伺候父亲安寝。寒冬腊月,黄香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和枕头,等把席子和枕头弄暖和了,再让父亲安寝。 

黄香年纪虽小,做事却不顾劳苦,对父亲极为孝顺。而作为当代小学生的我,年龄和他差不多,行为却与他恰恰相反。我早已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为了让我多吃长个子,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让我不用步行回家,爸爸妈妈总是无论多热还是多大雨都等在门口接我回家;为了辅导我学习,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写作业,为我检查作业……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不喜欢吃的还嫌七嫌八,却不会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不乐意爸爸妈妈关心我的学习,喜欢冲他们发脾气;爸爸妈妈总是半夜起来看看我有没有踢被子,我却从没想过关心下他们有没有休息好……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像黄香一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三字经》,深远而持久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的美德铸造了它,让我们都来继承这些美德吧!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6085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瞬息之美

         苏轼曾在《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话说得很有意思,世间万…

    2025年1月6日
    53
  • “捂着鼻子讲卫生”

            “讲卫生”的“讲”字,恐怕不能理解成单是动动嘴皮说说而已吧?不然,谁都“卫生”不起来…

    2024年12月31日
    50
  • 空客怎么突然就“2”起来了呢

         前几天,我专门飞了一趟韩国,为的是迎来一个“新”机型。我搭乘大韩航空早班从首尔飞往济州的航班,由加拿大庞巴迪公司的CS-300飞机…

    2025年1月3日
    53
  • 《天蓝色的彼岸》读后感450字

    【第1篇】 这本书是关于一个小孩,他的名字叫哈利。有一天他和为了借笔的事情吵架,他赌气骑自行车自己去买铅笔,却不幸被卡车撞了, “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2024年4月13日
    124
  •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一个孩子走在乡间小路上,不时从路边的草丛里发现什么新鲜玩意儿,停下来睁着清澈的大眼睛驻足观望,脚下的那条小路一直延伸到天边。孩子,不要管周围的环境发展得如何迅速,长长路…

    2024年4月4日
    127
  • 《中国梦 青少年教育读本》读后感300字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了“I have a dream”,从而引领着美国民众为 止 奋 斗。中华民族同样有着一个伟大的中国梦。 2013年3月18日,国…

    2024年4月16日
    1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