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一阁读后感1200字

【第1篇】

翻到余的短文――《风雨天一阁》,忽然想起我曾经看过、体验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天一阁,一个以藏书著称于世的藏书楼。

那天,吃过午饭,短暂的休息之后,一位说:“走,我带你们去天一阁感受一下。”我们都响应,因为下午的时光不知道怎么样打发。去感悟一下藏书楼的书香与文化的历史底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乘车去天一阁。朋友也并不熟悉天一阁的具体位置,只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于是,我们跟着他走,反正都不熟悉,错了,也不算什么失误,浏览宁波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也是一种收获,有收获总比无聊地打发时间要好过,心里总会舒坦一点,不至于因为荒废了美好的时光而懊恼。

那天,天气也是阴沉沉的,阳光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也许老天也让我们体验一下余秋雨笔下的天一阁,风雨中的天一阁也许就另有一种味道。

古代的藏书楼最大隐患或者说藏书楼最大危险就是火灾。木制的楼阁,再加上脆弱的纸页,都是怕火的。一把火,就能把几代人的心血、甚至几代的历史都付之一炬,在那残余的灰烬中,再也难寻历史的踪迹。只能是一生的叹息与遗憾。而创始人之所以取名“天一阁”,是因为去取《易经》中“天一生水”之义,想借水防火,以免除历来藏书者最大的忧患火灾。而天一阁在历史的洪流中就真的按照创造者的意图,演绎得淋漓尽致,依旧保持着原来的风貌,只不过多了些历史的沧桑与厚重。这不,今天又老天又飘起了雨丝!

面对选择,我们很难立刻就能做出无悔的抉择;而历史中的抉择就更是难了!历史的抉择如何,是遗臭万年,还是流芳百世,谁也不能站在历史的洪流中去评说,只有后人才能做出公正的评判!

范钦,一个真正的文化智者!是他将我们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攒聚起来,为我们的建构了一个精神的家园,虽然,不是很大,但已经足够了!如果说大,那么,屈指算来,又有几个呢?恐怕如果有,那么也都被湮没在历史的中。在历史中他能轻常人之所重,而重常人之所轻,在别人迷恋仕途之时,而他却在那个年龄将搜罗藏书融进了生命。

历史中和他同时代的人中也不乏藏书者,而残存下来的,流传至今仍然为我们所景仰的、瞻仰的则只有范钦所建立的天一阁这所藏书楼,其他的都随着历史而退出了舞台。为什么惟独范钦能永久地立在历史的洪流中呢?这和范钦的为人、气度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范钦有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才有了他藏书楼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历史就是一场没完没了的接力赛。而范钦所创造的历史该怎样继承呢?能不能将自己的一生的心血就在自己驾鹤西游之后也灰飞烟灭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况且这也并不是什么恩泽,他留下的是责任,沉重的历史的责任!范钦的长子范大冲从的肩上接下了这个重担。没有信誓旦旦,但却比信誓旦旦更能打动人心。责任就是接力棒,一代代传下来。“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就这样,天一阁就在这个家族的繁衍生息的历史中岿然不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真正地把藏书楼保存下来,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没有一定的规定是不行的。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范家也不例外,也许他们的规矩比别家更苛刻,更严格。但是也正因为严格、苛刻,藏书楼在没有在子孙后代的手中被葬送。虽然后来也有被偷,被盗,但是饱经风雨的天一阁依旧摇曳在风雨中,形成一道风雨中独特的,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深邃而厚重!

走进淡褪了红色的大门,就是一个小小的庭院,原子很小,四棵饱经沧桑的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树被栏杆围着,范钦的铜像就在树的中间。阴沉沉的天气就加重了历史的浓重感,顺着狭窄的小路,也就是走廊,走廊两旁排列的是藏书房间,介绍为范家藏书做出贡献的范家子孙。古色古香的简装或者精装的书都摆在书橱中,昏黄的灯光更让人觉得走进了历史的隧道,沐浴着历史的文化光辉。

修长的竹林在风中沙沙地响着,走过竹林,跨过小桥,踏过鹅卵石铺成的小径,青苔见证着天一阁的沧桑。小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在加上天一阁特有的文化底蕴,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

镂空的墙壁,雕刻着麒麟的影壁,还有那厚厚的墙壁,都沉淀着历史的记忆!

【第2篇】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但是焚书坑儒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而藏书阁却将我们断残零落的精神史攒聚起来,为我们建构了一个精神的家园,最近在读余秋雨先生的《风雨天一阁》,也如同身临其境的感受了一下天一阁的气势,下面是在读文章时自己的一些小小的感悟,特意整理记录下来!

读到今天,觉得《风雨天一阁》,文章写得非常的不错,给我印象尤深。让我在看的同时我一直在不断地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一览天一阁的风采,也身临其境的感受下天一阁的磅礴之势,感受下范家人用家族使命来维护的天一阁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这篇万字散文中,作者叙述和表现的,是一个对中国文化抱有坚定执着信念的终极追寻式的人物以及故事,我视之为文化精神品格的榜样,并以此为骄傲。当我们被世俗文化骚扰甚至迷惑的今天,能读到他这篇散文,让我更感到了一种惊喜与难能可贵。文章从《易经》、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一直追索到建国后的80年代,期间提到了创建和保护天一阁的范钦、范大冲父子,想看天一阁藏书而不得的钱绣芸姑娘,被破例允许参观天一阁的黄宗羲,提倡编写《四库全书》的皇帝乾隆,保护流散藏书、创建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等众多历史人物。

天一阁的开办者,是明朝的范钦。“天一”的名称,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又有了新的解释,本来我只以为它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在这里却做如下解释:天一生水,水能阻火,范钦用“天一阁”给自己的藏书楼命名,也就是说希望藏书楼能够避免遭到火灾,能够永远保存下去,可谓用心良苦。

范钦穷其一生,藏书巨多,有很多是传世孤本,尽收于天一阁,天一阁可谓书籍,我想,当范钦每日徜徉于天一阁中,与那么多先贤智者的智慧之作在一起,应该是非常惬意的吧,我想这甚至也是他长寿的一个原因,在医疗条件那样落后的封建时代,范钦能活到80而终,我想应该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整日里为书香所围。

历史中和他同时代的人中也不乏藏书者,而残存下来的,流传至今仍然为我们所景仰的、瞻仰的则只有范钦所建立的天一阁这所藏书楼,其他的都随着历史而退出了舞台。为什么惟独范钦能永久地立在历史的洪流中呢?这和范钦的为人、气度是分不开的。也正因为范钦有一种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才有了他藏书楼超越时间的意志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真正地把藏书楼保存下来,并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褪色,没有一定的规定是不行的。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范家也不例外,也许他们的规矩比别家更苛刻,更严格。但是也正因为严格、苛刻,藏书楼在没有在子孙后代的手中被葬送。虽然后来也有被偷,被盗,但是饱经风雨的天一阁依旧摇曳在风雨中,形成一道风雨中独特的风景,闪耀着历史文化的光辉,深邃而厚重!

但我在读到范钦伟他的天一阁定下的条条铁律时,也感到很是无奈:在偷儿和强盗面前,书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么?也许创造了象形文字,创造了纸帛,又创造了印刷术的民族,将文化的传承寄予这小小的藏书楼,本身便是一种无奈,一种悲剧。“血战前行的历史”战火一次次焚烧着脆薄的纸页,黑暗一次次吞噬着智慧和光明,我们作为中华民族未来的思想者,不该扪心自问马?

还有一点最想说就是终身宁愿嫁给书,中国历史上第一奇女-钱绣芸。在读到她的时候真的感觉书对于她来说,是生的希望,活着就是为了那一本本的书。清朝嘉庆年间,宁波知府丘铁卿的有个内侄女,酷爱诗书,她对书的那份痴情很难用语言来形容。她听丘知府说范家的天一阁藏书甚富,其中多罕见之版本。阁中三百年来书不生蠹全赖芸草之功。钱姑娘听后顿生仰慕之情,用丝线绣芸草数百,本人也取名为“绣芸”。为了读更多的书,她决定嫁进范家,在待嫁的日子里,她的心里是充实的,是憧憬的,她对婚姻可以说是迫不及待的,她渴望自己能早日成为范家媳妇。哪知道范氏家族竟然有规矩,严禁妇女登天一阁。于是鲜花一样的美人枯萎下去,最后抑郁而终。临死前她对丈夫说:“我之所以来汝家者,芸草也,芸草既不见,生亦何为?君如怜妾,死葬阁之左近,妾瞑目矣!”绣芸至死也没有见到天一阁上的芸香草,但是她却希望自己能葬在天一阁的近旁。这真的是一个书痴!

岁月流逝,当时的人已不再,留下的满楼黄纸,诉不尽满腔悲怆;千古兴衰,皆溢于尘埃之上。天一阁的悲凉早已如远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余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诉我们这些后来人,只有经历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墙才能成为沟通的桥?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5856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幸福的鸭子》有感400字

    【第1篇】 在这个里,我读了许多书,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杨红樱阿姨的一本书:《笑猫日记》之《幸福的》。 《幸福的鸭子》主角是“麻花儿” ,她是一只心中常常有幸…

    2024年4月4日
    53
  • 《野马归野》读后感400字

    自由,是人类向往的最高境界,也一样。在沈石溪的小说《野马归野》中的一匹家马把这种野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它的名字叫奈木扎,是一匹桀骜不驯的普通家马,但它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 故事十分细…

    2024年4月29日
    42
  •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假期里,给我买了一些新书。一本书名为《大林和小林》的书赫然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拿起这本书,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连串疑问:大林是谁?小林又是谁?他们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

    2024年4月7日
    45
  •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读后感400字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是我最喜爱的系列丛书。从南至北,由东往西,分十四册介绍了中国地理。中国山高壮美,举世无双;还有辽阔草原,无边大漠,秀丽江南。其中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地民俗风情,…

    2024年4月14日
    58
  • 《一碗汤面》读后感

    这个月我们班的班书是「一碗汤面」,这是一本非常感人的故事书。 这本书区分成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在叙述一位和他的两个儿子的生活。这位的丈夫因为车祸而死亡,还撞死了八个人,全家人都为…

    2024年3月30日
    49
  • 读《走进和谐的春天》有感600字

    世界需要和平,社会需要和谐,《走进和谐的》从6个篇章以一个个动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守秩序、有爱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珍惜呵护我们的,从生活…

    2024年4月4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