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书籍读后感400字

【第1篇】

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后我知道地震是一种,它是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灾害。

当地震来临时,我们不要紧张,抓紧时间逃生。如果在楼房里,我们要赶快躲在坚硬的家具下面,最好是在有支撑力的房间,如卫生间比较好。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坐电梯。如果住的是平房,地震时应该迅速跑出房间,到平坦宽阔的地方。如果不能及时的跑出房间,就可以躲在牢固的桌子下面。不要躲在屋顶大梁下,窗户边。不要靠近不结实的墙边,也不要破窗而逃。

就在9月7日11时19分,在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4公里,有64人死亡,715人受伤。虽然受伤的人数比较多,但是死亡的人数却是大大的减少了。这说明,地震可能随时发生。也说明了知道怎样预防地震的人是增加了很多呢!

我们从小就要多学习防震减灾的知识,懂得防震减灾的方法。虽然现在没有发生地震,但是如果发生了,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怎样防震,就会减少很多的损失,减少很多人的痛苦。

【第2篇】

今年,我读了一本名叫《少儿科普百科全书》的科普书籍。它像一样教我科学知识,让我明白世界是多么奇妙!

《少儿科普百科全书》介绍了宇宙是怎样形成的,看了这本书我知道是两个行星相撞形成了宇宙。我还知道为什么会?因为云层里除了水滴外,还有许多冰晶。当上升气流托不住那些云时,水滴和冰晶就会落下来。气温很低,云层里的冰晶落下时,不会融化,当飘落下来时就形成了。

我很喜欢小。尤其是小狗。读了这本书后,它让我知道了狗在为什么总爱伸舌头?因为狗的身上没有汗腺,不会出汗。它只能靠舌头把身体里多余的热量散发出来。我还知道壁虎和蚯蚓它们都有顽强的生命力,因为它们有再生的功能。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知道科学知识是无穷无尽的,我仿佛在科学知识的中畅游,《少儿科普百科全书》让我更喜欢科学,更爱科学!

【第3篇】

今天我读了《细胞的不死精神》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高士其年轻的时候因科学实验的时候,细菌进入他的左耳,侵蚀了他的运动神经,所以他全身都动不了了,但是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写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看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生命的传奇》这一章节,主要讲了生命的起源,知道了我们人就是由N多个单细胞组成的,细胞能够吸收养分,这是细胞的第一个本能,吃饱过后,会涨大,然后分成二个细胞,分完之后就变瘦了,两个细胞一起吃,吃了再分,分了又吃。分身这是细胞的第二个本能,所以人就越长越大了。但是人为什么过了青春期就不长了呢,而是一天比一天老呢?这是因为细胞的繁殖受了环境的限制,除了食物和气候,就是人的骨架,人的骨架造好了,就不能再大,不能再小子,因而细胞就受着委屈不长了。限制细胞生长的还有“内分泌”,太神奇了!

看完这本书后,我更要学习高士其爷爷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魔永不放弃的精神,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5674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神勇小子》观后感400字

    7月8日下午,一妈一妈一带我去湖南大剧院看了一部电一影——《神勇小子》。这部电一影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英雄故事。穷凶极恶的日本鬼子侵略了我们中国,他们的先…

    2024年4月4日
    122
  • 《题画》

    子昂①作画,初不经意,对客取纸墨游戏点染,欲树即树,欲石即石,然才得少许便足。未尝见从容宛转如此卷十余尺者。昔有送长缣于郭恕先②,恕先意所不乐而不得已,为作小手轮牵一丝,劲直终幅,…

    2025年1月1日
    49
  • 日本为何很难看到乞丐

         今夜,东京细雨。   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位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驮着一袋高高的空壳易拉罐。   一辆自行车前后可驮几百只易拉罐。…

    2025年1月10日
    31
  • 读《象母怨》有感600字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象母怨》这是小说作家沈石溪的一部作品。 这本书分为三个故事,但是最令我感慨是第二个故事。嘎尔邦和嘎尔芒两个象群为争夺领土,双方的大公象全部战死,眼看着两个象…

    2024年4月3日
    97
  • 傲狐辱蟹

         透视妙妙镜   有一只狐狸,一天出门散步,看见一只螃蟹从对面爬来。狐狸见螃蟹爬得很吃力,便嘲笑他:“你有八条腿,却没有我四只脚跑得…

    2025年1月20日
    40
  • 你的名字比影子更为寂静

         你是谁,你又会在什么时候回来   比起我的贫乏   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   清晨的雾像天空的一道伤口   你的名字比影子更为寂静 …

    2025年1月20日
    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