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世界上励志的书多了,你就不知道该看哪一本了。
世界上名人名言太多了,你就不知道谁说的对了。
世界上牛人的访谈多了,你就不知道该关注谁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资源而成功的人却寥寥无几?
你有听说一个人因为某人的一句话,某人的一个故事,某人的一个访谈,而功成名就吗?我是没遇到过,甚至我都未听说过。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励志的东西太便宜了。如果名人的一句话需要100万美金,那么人们该会多珍惜这句话,并按照这句话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前一段时间炒的很火的和名人吃一顿饭需要拍卖多少钱的新闻,今天大多人大多已经没有了印象,也许和名人吃过饭的那些人也没有了印象。这些人本应该获得小小的成功啊,但我却没有听到他们的成就。
这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把名人神化了。媒体放大了这些名人获得成功的难易程度,于是大多人开始效仿,他们坚信只要按照名人的做法,他们应该获得与他们相同的成功,但实际上,能获得成功就已经很幸运了,但与那些名人比起来,他们还是感受到挫败。于是,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
名人背后的汗水你又流了多少?前段时间很多人羡慕搬砖的工人,他们一个月能挣10000多元,你知道他们寒冬腊月穿着短裤仍然汗流浃背吗?你知道他们早晨五点起晚上八点睡吗?
不要羡慕别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
那你就会问了,那我为什么还读俞敏洪的<<永不言败>>呢?
我读励志的书从来都不是来"取经",我只是用来改变我对生活的态度。我想活的更潇洒一些,活的更惬意一些,活的更快乐一些。
从<<永不言败>>中,我明白: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受苦的,只是有的人受的苦轻一些,有的人受的苦重一些多一些,但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却是幸福,这样你就会永远活在痛苦中。要明白:我们想要快乐些,就是要少受些苦,而不是不受苦,这样我们才会觉得幸福。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幸福是比较而来的。
如果你现在还很苦恼,那么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如果你现在找不到活着的理由,那么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如果你现在极其的烦躁,那么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永远记住:我们读励志书是为了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而不是获取生活的捷径。
【第2篇】
手捧着俞敏洪写的《永不言败》,翻到《让我们承担责任》一文时,我突然想起了药家鑫。这位本来可以有着美好前途的大学生,一双弹钢琴的手转眼之间变成一双杀人的手。在叹息之余,我不得不说,他不是一位勇于承担的人。首先,对于被害人而言,他在撞到被害人之时,第一反应不是去承担他撞到人的责任,而是为了自己脱逃被害人的追偿故意杀人。其次,他对自己不负责任。作为一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本应该比一般公民要高,但是在应对紧急时,他的责任心全然抛之于九霄云外,而是显现出赤裸裸的变态心理。
也许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年代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有勇于担当的责任,这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于人、于己都是如此。责任,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是鲜活的,不是静态的。今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搞得人心惶惶,每个人都在呐喊:我们以后该吃什么?商家的眼里永远只有利益二字,却可以全然不顾其他消费者的生命安全。最后,温总理向商家做出请求:商家应该流动着道德的血液。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消费者数量庞大,商家从我们消费者身上“炸”了不少“油”,但是他们在获取巨额利益的同时,更应该承担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确保消费者的安全!难道承担一份责任就比登上蜀道还难吗?我相信,只要商家们承担起这一份责任,既是对消费者,也是对自己的良心得到安宁,一定可以长远发展下去的。如果商家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还是乖乖退出这个公平的竞争市场,因为我们的市场容不下瑕疵,容不下没有担当责任的商家!
作为一名法学学生,我们更应该要承担起一份责任。将来我们做了律师,我们就要秉着自己的责任之心为当事人捍卫当事人的权利,而不是像李庄那样制作伪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最终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作为法官,就应该凭着专业知识和责任之心去审理案件,而不是因为被告的身份贫贵或是低贱来作为审判的依据,否则,招来的是法学界仁人志士的谩骂。
如果走出责任的领域,很有可能会触碰红色底线,摘跟头的是自己,不是别人,到时谁也拯救不了你。,请牢记心中有责任二字。因为它会使你活的更快乐,更有安全感,而不是一种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