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这些天在读一本好书――《世界因你不同》,作者:李开复。
李开复,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SGI公司副总裁兼总经理、苹果电脑公司副总裁等职。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和精英组织百人会的副会长。
李开复,曾先后在苹果、微软、Google这样三家在全球具高度影响力的顶尖IT公司里担任高管,其职场经历本身就构成非常有吸引力的题材,这样的人一定有其特别并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样的成功履历,他为什么能做到?怎么做到?李开复有什么过人之处?是天赋?是后天努力?还是机缘巧合?或者是命运使然?这些都吸引众多读者通过这本书去了解背后的真相。也只有通过这样的自传体才能了解到更多真实的细节,这正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而石安原本就喜欢读一些成功人士的自传或者传记的。
这本书有一段话令人感动,我的理解这段话也是本书的思想主旨:“人生在世时间非常短,如果你总是不敢做想做的事情,那么一生过去了,你留下来的只有悔恨,只有懊恼。我常常说追随我心,当然追随我心必须是要在负责、守信、守法的前提之下。在这个前提之下,冒一些风险也是值得的。虽然经历风险的日子可能会比较艰难,但如果我不这样做,那蹉跎十年、二十年后,我可能会后悔终生。”
这有些象我在中学课本中读到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段:“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我以为,李开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引领下,不断做出惊人的选择,而他的成功之处在于,这些选择并不盲目,不冲动,都是认真选择的结果,这种认真的态度也推动着他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书中提到的人应“Leadyour life”而不是“Live your life”,这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毕竟,芸芸众生,大都只能是“Liveyour life”的。当然,把“Lead yourlife”作为人生追求目标也是非常好的,这也为什么人需要有信仰的原因(但我们身边太多的人信仰缺失)。在这过程中,以自己的人生标准,“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这些都说得非常道理。在这本书里还很多类似的真知灼见,这应该是李开复的人生感悟,从中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到李开复为何能成为中国大学生的良师的缘由。
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制作《武林传奇》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没太多可供效仿之处――毕竟天才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但李开复的职场经历对读者来说却是一大笔财富,无论他是在苹果,还是SGI,或者在微软、Google,丰富的职场经历,大量生动的职场经历的描述如一幅浓墨重彩的人生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精彩纷呈而又跌宕起伏,并且可供读者学习和效仿。而他面临每次职业转换时的心理历程变化,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并印证了一个道理――机会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在石安看来,这些正是该书的最大价值所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李开复(Blog)从小就展示了天才的一部分,但他的职场成功却离不开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勤奋努力。这能给更多的后学者提供有价值的道理――不管你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对成功的追寻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全书对苹果、微软、Google这样的优秀公司的人和事、工作和生活的详尽生动的描写也会是这本书吸引我们去阅读的重要原因。
【第2篇】
“一个世界有你,一个世界没有你,让两者的不同最大,这就是你一生的意义”。这是对李开复博士震动最大的一句话。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我从他的自传中读出了成功者的共同特性,勤奋的付出、积极的争取、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怀等等。纵观书中描述的李开复的成长经历,有很多令人感叹,令人仰止的内容,比如他的学龄前的超乎寻常的调皮以及在上学时的种种非同常人的表现,都体现出一个天才人物的特质,这样的特别性一直延续至大学,这不是所有孩子能或者会经历的,毕竟这些发乎内心,只能解释为天赋使然。那么这些更多是作为娱悦和吸引读者的内容,精彩而远离,对主人公是真实的,对普通读者却是虚幻的。
这本书也让我了解了一点美国教育。美国的教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其优秀的大学绝大多数都是私立大学。例如:本科前十名的大学全部是私立的,商学院前十名里面有九所是私立的,工程类前十名有无所是私立的,计算机前三名全是私立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都是私立的。美国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自主学习、重视理解、重视实践。
在这本书里,也有李开复的人生态度“make a difference”“follow my heart ”“lead your life”(引领一生),他在自己40多年的人生中,做过很多次选择。他结束自己的执教生涯,放弃成为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终身教授的铁饭碗,到苹果工作,由研究转向产品生产;他离开苹果到SGI,由一个让自己失望的公司到新公司创造新的历程;在卖掉SGI自己的部门后,因100多人失业而得抑郁症;离开SGI到中国,创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离开微软到谷歌,走近回中国的梦想,却经历了一场轰动世界的两大最大IT公司的官司;2009年,离开谷歌中国,创建自己的事业,帮助中国大学生――创新工场。这些选择都是他follow his heart 作出的。
当我阅读完这本书时,我彻底被李开复这个人触动了。这样一个能够不管眼前是利益、是麻烦、是官司,总是“追随我心”,不断改变自己的定位。不断改变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最后创造无数奇迹。当你达到一个目标时,你会骄傲自满吗?当你成功完成一件事时,你会沾沾自喜吗?当你已经取得成就,你会就此罢休吗?李开复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我们绝不能够只满足于现状,我们要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努力创造、拼搏、进取,到寿终正寝时,我们要知道我们曾今活过,而且活得有意义。正如《瓦尔登湖》里面有一句名言:“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并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然后从中学习,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却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追随我心”,或许你会认为这太鲁莽了,但是,如果不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生活如何变得精彩?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甘于平庸,毕竟我们来到这世上,绝不是想着碌碌无为地过完一生,我们都想过一个有意义的一生。相信吧!只要肯去努力,抓住机会,世界将因你不同。
抓住一切去探寻生命的意义,总有一天,世界将因你不同。李开复用他的行动,完美地演绎了这句话。
【第3篇】
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
一本好的自传,一定是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这也是最亮点的,是整个自传的骨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当时的感受则都是血肉,使得自传丰满起来,让读者能看到作者的全貌,他的肌肤,他的骨骼,甚至他的灵魂。
儿时的李开复调皮,其实小孩调皮是难免的,大人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对于李开复的调皮可以用聪明的调皮来形容,从他犯的错中,可以看到他聪明、可爱的一面。
最为家中最小的男儿,对其关爱备至,但绝不是溺爱,对其生活细心照料,但是对于学业与品德要求甚高。其实这也是教育要把握的度。
初到美国一切都不适应,语言不通,又要生活自理。这里可以看到美国文化与教育的力量,也能看到李开复的那股任性。中小学的李开复受到了美式教育的影响,他花了很大笔墨在这个上面,可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先进程度,如果他在台湾,也会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但是在自由自主的美式教育影响下,不仅成绩优异,且具备国内教育很难培养的自主学习、领导能力、实践能力。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大一一年的通识教育是他具备了无法想象的综合能力,学习音乐、哲学、文言文,也许这不会给他哪样技术,也不会对就业带了什么好处,但是这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综合素质。其中引用斯金纳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学会方法,学会思维,这是大学最应该学到的东西。李开复的座右铭,给世界增加影响力,让世界不同就是在哲学课上建立的。
博士阶段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他的导师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种胸怀是不容易建立也是我从他那里学到很重要的一句话。
从卡内基梅隆到苹果直到google,这样精彩的履历让人羡慕,但更让人感到钦佩的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座右铭,做事原则去完成每一次的选择。尤其是09年辞职创办创新工场,成为他追随我心最好的诠释。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做到像他那样的成就,但是我可以选择与做到的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并且持续下去。我想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最大收获。
而书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他那如胎儿脐带般割舍不断的“中国之恋”。李开复在大学时代作为年轻语音学专家来到中国,看到当时那么多同样有才华的青年困于落后的现实,他的中国之恋就开始在心中播种。于是在微软出现要在中国建研究院的机会时他牢牢抓住,并为之全力以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在GOOLE飞黄腾达时,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祖国创建“创新工场”,最终使中国之恋结出了完美的硕果。
从一本自传中,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从书中不同的章节获得共鸣。我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接受最优秀教育的机会,身边也没有很多出色的人作为榜样。但是,不论如何,追随我心,找到一个目标,并持续下去是最应该做的。不要因为周围的影响而放弃,也不要因为短时间没有结果而气馁。每天一点的积累下去,相信自己能够随心所愿。
【第4篇】
读一本自传,就如同认知一个人。
一本好的自传,一定是以作者的成长历程和他在成长过程中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为主线的,这也是最亮点的,是整个自传的骨架。而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作者当时的感受则都是血肉,使得自传丰满起来,让读者能看到作者的全貌,他的肌肤,他的骨骼,甚至他的灵魂。
儿时的李开复调皮,其实小孩调皮是难免的,大人往往可以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对于李开复的调皮可以用聪明的调皮来形容,从他犯的错中,可以看到他聪明、可爱的一面。
最为家中最小的男儿,母亲对其关爱备至,但绝不是溺爱,对其生活细心照料,但是对于学业与品德要求甚高。其实这也是教育要把握的度。
初到美国一切都不适应,语言不通,又要生活自理。这里可以看到美国文化与教育的力量,也能看到李开复的那股任性。中小学的李开复受到了美式教育的影响,他花了很大笔墨在这个上面,可以看到美国教育的先进程度,如果他在台湾,也会是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但是在自由自主的美式教育影响下,不仅成绩优异,且具备国内教育很难培养的自主学习、领导能力、实践能力。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大一一年的通识教育是他具备了无法想象的综合能力,学习音乐、哲学、文言文,也许这不会给他哪样技术,也不会对就业带了什么好处,但是这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备的综合素质。其中引用斯金纳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学会方法,学会思维,这是大学最应该学到的东西。李开复的座右铭,给世界增加影响力,让世界不同就是在哲学课上建立的。
博士阶段最让我感慨的就是他的导师的一句话,“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这种胸怀是不容易建立也是我从他那里学到很重要的一句话。
从卡内基梅隆到苹果直到google,这样精彩的履历让人羡慕,但更让人感到钦佩的是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座右铭,做事原则去完成每一次的选择。尤其是09年辞职创办创新工场,成为他追随我心最好的诠释。无论如何我也不可能做到像他那样的成就,但是我可以选择与做到的是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事,并且持续下去。我想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了最大收获。
而书中最打动我的还是他那如胎儿脐带般割舍不断的“中国之恋”。李开复在大学时代作为年轻语音学专家来到中国,看到当时那么多同样有才华的青年困于落后的现实,他的中国之恋就开始在心中播种。于是在微软出现要在中国建研究院的机会时他牢牢抓住,并为之全力以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在GOOLE飞黄腾达时,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开,回到祖国创建“创新工场”,最终使中国之恋结出了完美的硕果。
从一本自传中,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体验从书中不同的章节获得共鸣。我没有那么聪明、也没有接受最优秀教育的机会,身边也没有很多出色的人作为榜样。但是,不论如何,追随我心,找到一个目标,并持续下去是最应该做的。不要因为周围的影响而放弃,也不要因为短时间没有结果而气馁。每天一点的积累下去,相信自己能够随心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