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

【第1篇】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中央政府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一现象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中国地域太大,自古而然,技术发展的限制迫使从周公起的统治者以观念规划全国,形成一套独有的政治体制。这种体制的特点是上端细致入微,下端粗糙肥大。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统治的便利,只有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 使 分散在各地,与中央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这种德治方式在起初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秦汉、隋唐创造的盛世王朝。然而时代在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放诸四海而皆准道理,永远也找不到一劳永逸的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第2篇】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的辛勤培养、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这两条,还有许多的侧面描写和一笔带过的东西,如:重文轻武的利与弊,愤青的不顾全局等等等等。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如果想全面了解,就去看一下《万历十五年》吧。

【第3篇】

周末,天气苍白,发霉的心情,觉得该出去晒晒太阳了,和好友一起到书店,买了本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一口气看了半本。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

万历十五年,没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败。高拱,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直到最后的自以为明君的崇祯皇帝,在整体制度体制的腐败下,中华民族也迎来的自己的文化危机。资本主义的萌芽很难兴起,传统的力量依旧强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以德治国的传统,如何保持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式价值观呢?这是《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思考的问题,也在现实中不断激荡着无数中华赤子的心胸。

这一段时间,国学兴起,伴随着百家讲坛的推波助澜,传统文化复兴的势头似乎一浪高过一浪。国学、历史类图书开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王立群讲史记,汉武大帝,明朝那些事儿,讲座,电视剧,小说,历史以各种形式体裁不断出现。国学兴旺,历史重温,文化复兴,这是好事。我们小时候,四书五经,史记汉书,都是稀松荒疏的很。这些书对我来说都是近几年开始恶补的,感觉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略浏览,很难记住了。为什么小时候没有早早把它们看过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费问题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视,我辈只是从语文书的枝节中记住了点点的古籍名句。中国的古籍、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是我们文化的载体。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里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这些财富却在很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发生断层。有时候阅读古籍,真的有种韩愈《石鼓歌》中的痛苦。看了些古籍,我个人觉得,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既有精华智慧,也有糟粕垃圾。不能丢弃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绝对不能一窝蜂的去全部接受。学习的原则,根本的方法,还是毛主席的话,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比方说,孝顺,古代人讲究孝顺,今天也要讲究孝顺。对于老人的孝顺,什么时候能过时呢?区别只是里面的度而已。但三纲五常放在今天就过时了。这就要整理。像今天做媳妇的很少能孝敬公婆的,好媳妇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是不是也要进行一下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呢,必须的。四书五经中很多言论,像一些礼节的规定,到今天已是陈规陋习,肯定要废除,但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到今天还是不过时的。

今天的社会,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体制问题,医疗教育问题,贪污问题,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技,求真务实,不说大话,虚心进取,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产生我们新的文化。它即不同于传统,又不是西方照搬,而是一个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的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思考如此之多,我们学习西方的不只是枪炮,还有思想,但我们传统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 还在思考中。

【第4篇】

不同于断代史或大事记的传统历史写作手法,黄仁宇先生所著的《万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选取了明朝万历年间一个普通的年份进行了社会和人文层面的分析,诚如开篇所言:“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万历十五年……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然而隐藏在平静的社会生活后面,潜伏着明朝由盛转衰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唐朝藩镇制造成的动乱和宋朝管理的松懈,明朝实行严格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甚至取消了丞相设置转而依靠原来仅为文学侍从的“大学士”作为统治中枢,组织机构的失衡日渐形成。文官的地位在明朝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武将们出生入死、屡建奇功,但其社会影响,却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文章。明朝任用文官作为总督巡抚来指挥各级武官,在总督巡抚之下还有“兵备使”或“海防道”,名为监察,实际拥有调度攻防的权力,在军政方面,人事的任免以及补给、交通各项也统统由文官主持。这种军事组织,一方面打击了武官的积极性,更造成决策和军事行动的迟缓。在经济上明朝的财政、税收政策打击新兴的工商业,维持单一的农业经济;在文化上僵化科举制度,采用“八股取士”;而对外贸易上实行“海禁”,重回闭国锁关的政策。明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200万的军队,却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军事供给和作战能力,“土木之役”中一国之君竟被瓦刺俘虏,而后来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景山,然后是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努尔哈赤率领清兵入关取而代之,留下了历史的遗憾。

中国封建社会在唐宋达到顶峰,明朝的皇帝从太祖朱元璋起未尝不是雄心壮志,延续一个强盛的帝国梦想。从家教和制度约束的角度来讲,明朝的皇帝也有可圈可点之处,如万历皇帝年青时一次与后宫歌女把酒言欢,慈圣太后得知后竟在宗庙祖先牌前痛哭流涕,自责未尽教导之职,并罚皇帝长跪,与朝臣商议差一点废了万历皇帝,虽贵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皇帝,但小日子也不好过。与其政治抱负不相称的是明朝单一、低效的国家管理机制。明朝强化封建的伦理道德和政治思想,万历年间的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位封建社会模范官僚:海瑞,他的一席治国话语很有代表性:“两汉力田孝弟并科之意,隆礼相爱,惟上意向,唯民趋之,一归本业,力返真纯”,希望领导社会回复到历史上和理想中的单纯。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历史发展的潮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滚滚向前,生产技术和经济文化在明朝快速发展,复杂的社会发展挑战着政治管理层的智慧,然而明朝的统治者未与时俱进,死守着封建传统的治国理念,单一、低效的官僚管理制度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反差,虽然明朝经济发达,但当大敌当前竟无法组织有效的军事供给制度和作战战略。明朝的政治家们也未尝不在反思“土木之役”、正规军打不过倭寇此类现象的制度根源,张居正、戚继光等有识之士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终因触动既得利益者而遇到强大阻力而无力回天。传统史学家将明朝的灭亡与宋朝一样归于外族入侵这样的外部因素,然而《万历十五年》揭示的制度性缺陷说明明朝的衰败已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衰败,也代表着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中国大历史的转折点,而其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深远。

最后,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一书所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也值得我们学习,一个朝代的兴衰,在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份里找到了体制根源,从平凡的事件中看出事物发展的机理,从风平浪静中洞察涌动的暗流,这不是一种睿智吗?

【第5篇】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非常独特的历史类读物,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既有学术又有故事。在这本书中,作者选去了历史上十分平淡的一个年份,万历十五年作为全书的北京,介绍了皇都明神宗万历,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以及清官海瑞,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的经历,用过挖掘这些看似风光的人物各自的经历中隐含的悲剧,从中的出他们所处的大明帝国表面繁荣下的无奈。

而且中令我印象颇深的一个人物是万历皇帝,与我们一般人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形象不同,万历的人生可以说是很纠结甚至是痛苦的。万历在10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其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着首辅张居正的协助。这是的万历皇帝每天要上早朝,要练习书法,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还要学习儒家经典,各种礼教。(说到这里插一句作者认为礼教是维持封建统治集团统治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同时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身边很少有同龄的玩伴,能一起玩的也只有一个太监“大伴”冯保。这一切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的确是一种很强烈的束缚。

成年以后,万历有过两年勤勉治国的时光,他在这两年中意气风发,充满激情,想要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在京城遭遇大旱时亲自步行到天坛祈雨,又观看禁军的训练。但随后由于张居正的去世,他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为糟糕的是张居正生前得罪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在舆论和证据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痛苦万分地在张居正死后几年后清算了自己的老师。这件事也让他深深认识到文官集团斗争的阴暗所在。而在后来关于立储的问题上,万历又希望废长立幼,立自己最喜欢的贵妃的儿子当太子(他希望立其子做太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太子的才能和皇帝同葬)。但这件事又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大臣们用尽各种办法阻止他,上奏,辞职,逼得他无可奈何。(在这里中间插一个很有趣也很无奈的地方,大臣们要他立长子,他说如果大臣们一年内不用这件事烦他他就立储,可是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有个臣子忍不住提醒了他一下,他就耍赖说不立了)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所制造的符号象征,从而灰心意冷。甚至更深一层地说,他只不过是这家帝国马车上最尊贵的乘客,而并不是他最初所想象的马车夫,他根本无力控制这个庞大帝国的前途,他所作的决定根本什么都不能改变,即便他是皇帝,因为帝国这架马车被一股强大到无法想象的两千年来所积累古老的力量所挟持着向前。

他看透了这一切,可惜,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于是他把自己勤勉治国的一腔热血都咽进了肚子里,以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不批准任何的人事变动,不出席惯例性的仪式,每日只把自己最好的时光花费在与太监们掷钱游戏上,用最消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无奈。从中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帝,在面对封建礼教所积累下来的强大的蛮横的力量时,也只能无奈叹息。因而,这么一个早已失去控制的腐朽的庞大的帝国机器,一步步走向终点的时刻也毫不令人奇怪了。――这也是作者想说的,在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没有大事发生的年份,我们的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548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人民英模的故事》有感600字

    【第1篇】 《人民英模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故事,每读一个故事,我心中就会多一份感动与敬佩。书中个个都是让我…

    2024年4月1日
    64
  • 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之《光辉的十年》有感

    “10年前,我们买一件衣服要坐车半小时到大商场去。10年后,我们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等着卖家送货上门;10年前,我们用的电视机是29英寸笨重的大家伙。10年后,56英寸的液晶电视挂在…

    2024年4月14日
    65
  • 读《心灵的海洋》有感400字

    刚读这篇文章时,我根本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虽然每个词都不是很难理解,但是当他们串在一起,变成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句子,就很难理解了。但是,当我读了几遍 后,我终于理解这篇文章、这个…

    2024年4月3日
    65
  • 《女生贾梅全传》读后感300字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一起进入书的世界吧!我读过许多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女生贾梅全传》,作者是秦文君,这本书主要讲女生贾梅初二时期在她身边发生的点点滴…

    2024年4月14日
    75
  • 《城南旧事》家长读后感400字

    再读《城南旧事》,是这几日的事儿。每次读完全书,我总是坚持认为,《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英子是一位美丽的,幸福的,善良的,也是让人心生怜爱之情的小姑娘。 童年中的林英子,她衣食无忧…

    2024年4月28日
    53
  •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400字

    今年,我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读完后,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有一种危机感涌上心头。 《城南旧事》描绘的是作者童年居住在北京城南的景色和人物,是林海音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城南旧…

    2024年4月4日
    68
SHAR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