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春秋读后感1500字

【第1篇】

《家》、《春》、《秋》被人们合称为《激流三部曲》是使巴金赢得世界声誉的作品。整部小说诉说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的故事。整个阅读过程都沉浸在沉重的压抑情绪之中,直到最后濒临麻木的状态。

从《家》里的梅、鸣凤、瑞珏,到后来《春》里的惠、海臣,再到最后《秋》里的倩儿、淑贞、枚,没有一个该是和死亡扯上关系的人,却一个接一个过早的撒手人寰,怎不令人哀婉叹息?然而痛惜之余我却无法将这些归咎于生命的无常,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弃了生的权利。最主动的当属鸣凤,她是抱着殉情的念头慷慨赴死的,在她是爱了不该爱的三少爷觉慧,地位的悬殊使得她的爱情只能是一场幻梦,可她却不甘于受人摆布去做一个老头子的姨太太,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丫头她最具力量的抵抗也就只能是自我了断了。投湖是她短暂的生命中最壮丽的瞬间,因为她是怀着一颗纯洁如初的心为她的爱情殉难,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升华,她的刚烈之举甚至让我有种畅快淋漓欢欣鼓舞的感觉,我愿意相信她死得无怨无悔。虽则如此,她的死也是可以避免的。觉慧后来不是也选择了离家出走吗,而且二小姐淑英不也在觉民和琴的帮助下成功出逃了吗,如果鸣凤敢于把她的处境对觉慧直言相告,我想觉慧总会替她设法的,高家这样的家主少一个丫头也不至于会大动干戈。

反观身份比她高贵得多的梅、惠还有瑞珏就有点让人憋气了。这三个女人因为爱了软弱的觉新而不得不一味隐忍退让最终都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梅是守寡后忧郁成疾,多半心神耗损终至早亡,她的死多少还带有一点凄美之感。其后便是瑞珏的死,她的死则完全属于人为,若不是觉新听信了陈姨太所谓产妇“血光之灾”的谗言将临产虚弱的瑞珏移到冰冷的城外安置疏于医治,也不至于就会难产而死。若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她是名正言顺的为她所爱的男人而死的,因为她至少还占着一个妻子的名分,仅此而已。最后轮到惠,她要算死得最惨的一个了。她好像是梅的替身继续将爱而不得的悲剧命运演绎到极致。她的死很大程度上是拜她那个狠心又固执的所赐,硬将她嫁入一个视女人为卑微的古板门庭,结果就是怀孕了身体不适还要亲自下厨招待客人,后来竟因为患上小小的膀胱炎而送了命,其实这病本算不得什么恶疾,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手术便可无碍,可夫家娘家顽固的宁是不肯相信西医的法子,硬生生拖成了尿毒症把这人白白给断送了。她的性命丢的实在不值得,可细想想摊在这样冥顽不灵的两家人手里迟早也是被折磨致死。

三个薄命女子死得一个比一个更惨烈,而那个曾为她们所共同爱过的男人处境又能好多少呢?大少爷觉新是贯穿三部书的人物当中最令人不忍提及的一个。他性格懦弱却又未能做到麻木不仁,讲究忠孝节义甚至到了能对长辈的各种无稽之谈唯命是从的地步,偏他又对种种不合理之处心知肚明。他是内心充满良知的人却偏偏屡次违心的充当了旧势力的帮凶,将一个又一个他真正关心的人一步步推向命运的深渊。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相继命丧黄泉却又无能为力,他常常只能无助的希望那一切的苦痛都能由他一人来承受。每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对他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比逝者的骨肉至亲还要痛苦难当,他一刻也不曾停止为自己没有对他们尽到责任而羞愧自责。实际上他比他的父辈们都更具家族责任感,只可惜他并不具有拯救这个日渐衰败的家族的力量,他又无法像他的二弟三弟一样无视它的存在勇敢的追求自我的新生。我时常感觉到自己能切近他内心真实的苦楚,也许因为在那里面隐约窥见了自己的影子,人若是要一味的画地为牢,那便没有人能够救你。

觉民和琴最终获得了他们期待中的幸福,觉慧和淑英也找到了广阔的自由天地,甚至留守家中的淑华也获准进读书,他们都通过抗争成功的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连一味妥协的觉新也通过分家被动的得到了解脱,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事实上无论抗争还是放弃都不失为一种快慰,而人生最苦的莫过于忍耐二字,那是一种慢性的毒,能腐蚀人的心性,麻痹人的神经,令人周身散发出污浊腐朽的气息,这个人就只剩一具空架子,生与死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家春秋》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内心苦苦的挣扎,努力抗争的迎来了温暖的,懦弱、畏缩的被旧势力冰冻。通过一部好的作品可以使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性格决定命运,我们这个时代的人们何尝不是这样啊!

【第2篇】

最近一直迷恋着巴金的《家、春、秋》,今天终于看完了。闲来无事,谈谈自己对里面人物的认识。呵呵,是电子档的书,整天对着电脑啃眼睛都开始有点迷糊了,断断续续的快看四个月了,平常都要上班,只有利用午休或者休息的时间才能看看,我感觉自己有点身临其境德,带着满腔的爱、恨把书读完的,经常午休或休息看完书后,脑海里总还是高家这个家族的琐事,有时看着别人处在那种环境却是那么的懦弱,那么的作揖主义,相反有些人是那么的有勇气与旧势力作斗争,还有人出现在里面感觉就一直是别人生活与力量勇气的来源,还有些是那么的顽固与无知。还有些是那么的狼狈为奸……

家:青春就是美丽的
 春:春天是属于我们的
 秋: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年轻、我自信、我奋斗!

最喜欢的人物:淑华、琴、觉民、觉慧
 淑华:我喜欢淑华那种性格与勇气,她在那种环境下什么都不怕,说话直来直去,只要自己认为对的就说,又关心别人,在高家女性中是少有的,她的很多举动都是证明,呵呵,我倒挺喜欢现实中这类女孩子的。

琴: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不同一般,她给别人以动力与勇气,不论是周家还是高家的年轻人都能从她那里得到信心与生活的希望,她是别人的求世主吧,你看不论是死去的淑贞、惠、剑云,还是淑华、芸、觉民、觉新等,都希望从她那里得到安慰。觉惠与淑英的离开多少有她的支持与鼓励,没有她或许这班年轻人早已没有生活下去的勇气。

觉民:毕竟是个新时代的人物,比较反对旧礼教,从反对安排的婚礼到结束时痛骂克定、克安等,听到他骂我当时也感觉心里非常的高兴,他代表了一类人的呼喊。与觉新形成的极大的对照。

觉慧:反对旧礼教,鸣凤、瑞珏的让他对家的失望,爷爷死后就离家去寻找他要的生活,最佩服他在那样的年代能做出这样的事……

最受封建礼教白白牺牲的人物:鸣凤、瑞珏、梅、蕙、淑英

鸣凤:身为高家的下人,被老太爷送给别人做小老婆,因深爱着觉慧,最终投湖自尽。

瑞珏:因老太爷死时快生产,因不能有血光类的,把一个快生产的产妇送到离家很远很坏的房子里,生出云儿的时候,就死掉了。就因觉新的懦弱害死了她!

梅表姐:本和觉新是青梅竹马,可因梅表姐的老妈不同事他们之间的婚事……最终病逝。

蕙和淑英:因旧封建思想,分别被自己的父亲嫁给了自己不喜欢而且都很不好的人,一生的悲哀……

最顽固的愚昧的人物:周伯涛

代表旧势力,害死了蕙及枚少爷,这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不管年轻人的死活,把它们的婚姻推进深渊,至死也不反省。

即爱又恨的人物:觉新

在弟妹中奉行作揖主义派,爱是他为家庭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的压力,万事都让步,为弟妹考虑。恨是任人玩弄,做了周家、高家旧势力的帮凶,不敢于起来反抗,值得高兴的是最后终于在四爸、五爸面前起来反抗了,但这已接近故事尾声了。

坐吃山空、毫无榜样的人物:克安、克定

靠着祖宗过日子的,目前也是大多数大学生的通病,他们以为家里的钱好挣,没钱就问父母要,可又没好好学习,每月还要花个1000把块,以为钱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其实,父母养不了你一辈子的。

狼狈为奸一类:四婶、陈姨太、五婶(最后有些明白事理了)

家在一定程度上情节细节方面有些像红楼梦,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制度,展示青年们被制度残害白白牺牲的悲剧,以及觉醒了的新青年的迷芒,挣扎,愤怒,控诉,反抗,斗争。虽然是长篇,但一气呵成,文笔干净结构严密布局合理语言描写平中出奇人物性格心理刻画较为生动,没有家长里短的叙述,有一种大家庭子弟的眼光,比较脱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发人深省,不失为名篇。

觉新最懦弱但不失为一个好人(对他实在又恨又气又怜),觉慧最大胆激进,觉民沉稳机智,薄命的女人太多了,悲苦的命运是如此相似,令人同情。本书看到最后是最大快人心的,特别是觉民对于长辈的大胆控诉,一扫前面的压抑和胸口发闷,最后结局看到分家后反而给觉新带来平静的生活,而觉民与琴也有情人终于眷属,不由也觉得一丝安慰。

好久没有这样看一部长篇小说了,却久违的充实平静舒适,书籍可以带给人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令人忘却生活中的苦恼。

我貌似没有太多的苦恼,我的生活平静安逸,我一直都觉得知足者常乐,对或大或小的趣事,都能开怀大笑,不过还是要感谢书籍带来的幸福感觉。

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苦恼,但愿每个人都能把问题最好的解决,平凡的生活。

【第3篇】

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思想睿智、明理、有进取之心,《家春秋》就是这样一本魅力无穷的书,整部小说诉说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四分五裂,最终衰落的故事。整个阅读过程都沉浸在沉重的压抑情绪之中,直到最后濒临麻木的状态。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本现代的《红楼梦》,全书以觉新的爱情与婚姻、不幸与屈服、抗争与醒悟为线索,预示着封建主义抗不过土崩瓦解的历史厄运,它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

看完这本书的最后一页,我不禁暗自感叹∶封建社会的礼教夺取了太多年轻的生命,所幸的是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我们今天的民主自由也许就是当时他们的抗争才换来的。在《家》结束时的那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我鼓舞的源泉,这是作者巴金在结束全文时的纯真自白。的确,书中的主人公觉慧终于逃出了那个锁着他的高家,在那里,他失去了他最心爱的鸣凤,眼睁睁地看着他的亲人、离开他,最终厄运也不会放过他,但他并不屈服,他要为自己的未来奋斗,毅然决定去追求自己的一片天,这样的青年,真的让人佩服,相比之下,他觉新的经历让人看得又怨又气,我真想跳入书中把他骂醒,他在家族的压力下,放弃了他所爱的人,娶了一个家人所看好的媳妇,让人感到安慰的是他们的感情很好,但是老天爷是不会怜惜他的,他为高家所做的牺牲在他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他的妻子在为他生第二个孩子时,因为听信家里人所谓的血光之灾,搬到城外去生孩子,结果却葬送了她的生命,读到这儿是,我以为觉新要觉悟了,因为他应该明白真正夺去她的妻子是整个制度、整个迷信,这一切夺去了她的青春,幸福与前途,夺取了她最爱的两个女人的生命,他挣扎着,痛苦着,他想到了死,但为了两个孩子,他要活下去,可是他真的能如意吗?他付出的代价真的太大了,她的两个孩子又相继死去,他又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经过这封建礼教的洗礼,他不该勇敢地站起来去抗争吗?他再一次让我失望了,他再一次向封建礼教低头了,我在他的身上,找不到一丝一毫的安慰,我把希望寄托在觉民和琴身上,作为那个时代的女性,并没有向恶世俗低头,毅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进了外专学校,剪掉了她的头发,对于她的那段话,我记忆深刻,牺牲,这样的牺牲到底给了谁带来了幸福呢,难道因为几千年来这条路上就浸泡着女人的血泊,所以现在和将来的女人还要继续在那里断送自己的青春,流尽她们的眼泪,我要走新的路.她的那一段话喊出了多少封建女性心底的声音,但真正能像她这样的能有几个,她和觉民.许倩如,张惠如,黄存仁,陈迟等一些爱国青年共同组织报纸新青年,他的做法让她的那些妹羡慕不已,因为她们也想像琴那样为爱抗争到底,她们从未想过能逃出封建礼教的魔爪,是琴给了她们信心与希望.觉民的个性让人看得淋漓尽致,可以化解我对觉新看法的窝火,他骨子里透出来的革命精神和新思想感染了无数人.他是对的,不是吗?

从《家》里的梅、鸣凤、瑞珏,到后来《春》里的惠、海臣,再到最后《秋》里的倩儿、淑贞、枚,没有一个该是和死亡扯上关系的人,却一个接一个过早的撒手人寰,怎不令人哀婉叹息?然而痛惜之余我却无法将这些归咎于生命的无常,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意或者无意的放弃了生的权利。最主动的当属鸣凤,她是抱着殉情的念头慷慨赴死的,在她是爱了不该爱的三少爷觉慧,地位的悬殊使得她的爱情只能是一场幻梦,可她却不甘于受人摆布去做一个老头子的姨太太,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丫头她最具力量的抵抗也就只能是自我了断了。投湖是她短暂的生命中最壮丽的瞬间,因为她是怀着一颗纯洁如初的心为她的爱情殉难,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越自我的生命升华,她的刚烈之举甚至让我有种畅快淋漓欢欣鼓舞的感觉,我愿意相信她死得无怨无悔。虽则如此,她的死也是可以避免的。觉慧后来不是也选择了离家出走吗,而且二小姐淑英不也在觉民和琴的帮助下成功出逃了吗,如果鸣凤敢于把她的处境对觉慧直言相告,我想觉慧总会替她设法的,高家这样的家主少一个丫头也不至于会大动干戈。

反观身份比她高贵得多的梅、惠还有瑞珏就有点让人憋气了。这三个女人因为爱了软弱的觉新而不得不一味隐忍退让最终都落得郁郁而终的下场。梅是守寡后忧郁成疾,多半心神耗损终至早亡,她的死多少还带有一点凄美之感。其后便是瑞珏的死,她的死则完全属于人为,若不是觉新听信了陈姨太所谓产妇“血光之灾”的谗言将临产虚弱的瑞珏移到冰冷的城外安置疏于医治,也不至于就会难产而死。若说有所不同,那便是她是名正言顺的为她所爱的男人而死的,因为她至少还占着一个妻子的名分,仅此而已。最后轮到惠,她要算死得最惨的一个了。她好像是梅的替身继续将爱而不得的悲剧命运演绎到极致。她的死很大程度上是拜她那个狠心又固执的父亲所赐,硬将她嫁入一个视女人为卑微的古板门庭,结果就是怀孕了身体不适还要亲自下厨招待客人,后来竟因为患上小小的膀胱炎而送了命,其实这病本算不得什么恶疾,只需做一个简单的手术便可无碍,可夫家娘家顽固的宁是不肯相信西医的法子,硬生生拖成了尿毒症把这人白白给断送了。她的性命丢的实在不值得,可细想想摊在这样冥顽不灵的两家人手里迟早也是被折磨致死。

三个薄命女子死得一个比一个更惨烈,而那个曾为她们所共同爱过的男人处境又能好多少呢?大少爷觉新是贯穿三部书的人物当中最令人不忍提及的一个。他性格懦弱却又未能做到麻木不仁,讲究忠孝节义甚至到了能对长辈的各种无稽之谈唯命是从的地步,偏他又对种种不合理之处心知肚明。他是内心充满良知的人却偏偏屡次违心的充当了旧势力的帮凶,将一个又一个他真正关心的人一步步推向命运的深渊。眼睁睁看着自己爱的人相继命丧黄泉却又无能为力,他常常只能无助的希望那一切的苦痛都能由他一人来承受。每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对他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比逝者的骨肉至亲还要痛苦难当,他一刻也不曾停止为自己没有对他们尽到责任而羞愧自责。实际上他比他的父辈们都更具家族责任感,只可惜他并不具有拯救这个日渐衰败的家族的力量,他又无法像他的二弟三弟一样无视它的存在勇敢的追求自我的新生。我时常感觉到自己能切近他内心真实的苦楚,也许因为在那里面隐约窥见了自己的影子,人若是要一味的画地为牢,那便没有人能够救你。

觉民和琴最终获得了他们期待中的幸福,觉慧和淑英也找到了广阔的自由天地,甚至留守家中的淑华也获准进学校读书,他们都通过抗争成功的把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连一味妥协的觉新也通过分家被动的得到了解脱,其实这也不过是一种理想状态罢了。事实上无论抗争还是放弃都不失为一种快慰,而人生最苦的莫过于忍耐二字,那是一种慢性的毒,能腐蚀人的心性,麻痹人的神经,令人周身散发出污浊腐朽的气息,这个人就只剩一具空架子,生与死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

《家春秋》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内心苦苦的挣扎,努力抗争鸣凤.淑贞.梅,瑞钰,蕙.枚剑云…这些人的代价足以敲响那个旧社会的警重,所以才会有那些新青年为新社会默默地奋斗着,努力着,永远永远…

【第4篇】

《家》、《春》、《秋》这是巴金的代表作,我看了以后,心底不禁为他人感叹!

这三本书都是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的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从表面上看,高家“一家人读书知礼,事事如意”,家庭内部尊卑有序,礼法森严。但事实上这个大家庭里处处充满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真是个虚伪的大家庭!

因为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也认识了许多人物:怯弱而背贞压力的觉新;充满正义感的进步青年觉民、觉慧与张蕴华;敢于抗击命运的淑英、鸣凤;花天酒地的克明、冯乐山、克定,还有高老太爷……这些性格与行为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勇于进取、勇于抗争的觉民、觉慧、蕴华……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就像蕴华所说的,这是一条路,一条充满了危险与挑战的路,这路上到处横着青年们的尸体。如果不搏一搏,坚持着,怎么会拥有自由、美好的青春呢?这条路,淑英、觉慧自由走过了,走到了上海……

觉民与蕴华携手走着,要到幸福的明天。而大哥觉新泽经过了这条路,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远远的绕开了这条路,但他却在心中留下了痛苦,也在这条路留下了自己的“尸体”――他在长辈的一手包办下,他失去了很多珍贵的东西,他失魂落魄,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他已失去了生活的斗志,这就是一种死亡……

该走的走了,该留下的留下了,残存下来的高家哀嚎着,有的为旧时代的终结的害怕;也有为新时代的到来的惶恐。最终高公馆散了,可那个时代人再继续,挣扎着他们的命运,失去的已经是永远的消逝,活着的仍在挣扎。

【第5篇】

最近读了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家》,讲述了一个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故事。

《家》开篇介绍了三位主人公: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觉新作为家中长子,受封建礼教约束,对家中长辈委曲求全,书中用“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来描述他。觉民、觉慧则是受到新式教育,具有进步思想的新青年。觉民为了自己的爱情敢于同爷爷斗争,离家逃婚。觉慧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在目睹众多悲剧后毅然逃离高家,前往上海求学。三兄弟具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

书简单介绍完三位主人公后,发生了学生和军队的冲突。作为新青年,觉慧参加了学生游行,但是遭到高老太爷和觉新反对。随后到来,书中所有人都在忙着过,高家四世同堂,其乐融融。在元宵佳节,高家的年轻一代一起游湖,畅谈人生。

元宵当晚,成都发生兵变,高家人心惶惶,高公馆一片绝望,直到恐怖时期过去。

生活恢复后,觉慧两兄弟和一群新青年创办了新报刊《黎明周报》,批判封建制度。同时,高家的丫环――鸣凤,她和觉慧真心相爱,但高老太爷要她做一个老头的姨太太。此时觉慧正忙着新报刊,不知鸣凤的事,连鸣凤的告别也是敷衍过去。最终导致鸣凤投湖自尽。

不幸的事接二连三,觉民被强制安排了婚事,但是为了和琴的爱情,觉民在觉慧的帮忙下逃婚了。高老太爷和觉新愤怒生气却无可奈何。于此同时,梅病逝了。梅是觉新的心中挚爱,但迫于封建礼教,两人无法在一起,觉新万分痛苦。

接着,觉新的五爸――克定因在外讨妓女做姨太和欠了一大笔债,气得高老太爷重病。病中,封建的高家人用驱鬼的做法来治病,让觉慧十分不满,和长辈发生冲突。最终,高老太爷病逝了,临死时也理解觉民的逃婚。

悲剧接踵而至,觉新的妻子瑞珏因临产和高老太爷的葬礼相冲,被赶到城外,最后难产而死。

一连串的悲剧打击着高家三兄弟,觉新也在两个的影响下,痛苦和绝望让他醒悟了,他觉得帮觉慧逃离高家。故事在码头上觉慧和觉新、觉民和几个好友的告别中结束。觉慧前往上海继续求学和革命,觉民和琴相爱着,觉新则不断为自己争取自由。

《家春秋》,巴金的经典名著,书中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觉新、觉民、觉慧、琴、瑞珏、鸣凤、梅,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每一个都在反抗着封建制度,有的成功了,有的死亡了。悲剧思想贯穿着整部小说,一个个悲剧人物促进了觉新、觉民、觉慧的觉醒。

多年前看过《家春秋》,印象不是很深刻,如今重读《家春秋》,对封建礼教下的人物命运的抗争感到深深的震撼。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544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海蒂读后感500字

    【第1篇】 《海蒂》这本书,也是、送给我的“优秀女孩”系列丛书,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女孩海蒂身上的趣事。 海蒂一岁时,父母先后都去世了,她变成了一个孤儿。她的姨妈德尔塔女士收养了这…

    2024年4月12日
    60
  • 《儿童百科全书》读后感400字

    读完《儿童百科全书》,我觉得世界特别神奇,充满了奥秘,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比如说钻石是由纯碳组成的,我们的骨头是由钙组成的。不过,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甲烷和珊瑚礁问题。 大家应该都…

    2024年4月14日
    71
  • 读《骆驼祥子》有感450字

    【第1篇】 他,没有什么模样: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又短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脸上永远红扑扑的,身体也是那么结实硬棒。他,就是《骆驼祥子》这本书中的主人公―祥子。 祥子是…

    2024年4月17日
    58
  • 天鹅湖观后感500字

    【第1篇】 上个星期五,我和、去中山纪念堂看由广州芭蕾舞团的演的舞蹈剧《天鹅湖》。一开始,我对这个故事只是有一点点的了解,因为在音乐课上,我们有看过一些《天鹅湖》的小片段。但是看完…

    2024年4月12日
    64
  • 红书读后感300字

    【第1篇】 里,给我买了一本红书―《的故事》起初我不是很喜欢,慢慢地我被里面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雷锋生在一个困苦的家庭中,从小就父母双亡,他得童年中充满了一个个悲惨的经历,经…

    2024年4月10日
    74
  • 《暗夜怪谈》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借了一本书看了感受到非常兴趣,这种书是热血、冒险、解密、惊悚、搞笑元素于一体的精彩故事。 讲述的是主人公――魔法学院二年级的差生夏洛克,意外进入被列为禁区的黑暗领域,遭遇了…

    2024年4月13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