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字经》有感350字

【第1篇】

三字经是一部流传甚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他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礼貌待人、勤奋好学,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最近我专心的读了一本书。

我特别喜欢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昔孟母,择邻处。”讲的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轲,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他的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边,见多了出殡的,孟轲就模仿着做丧事,孟母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孟轲的学习,就搬到集市上,于一家屠夫为邻,可孟轲又模仿起杀牛宰羊来。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私塾中的先生学习礼仪,学业不断长进。孟母认为这里的环境对儿子的成长有利,便长期定居下来。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很重要,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

有了良好的环境,自身努力也很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我们这些小学生,犹如一块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们应立鸿鹄之志,刻苦学习,长大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字经是让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懂得了许多知识。你如果还没有读过这本三字经,我建议你去读一读,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收获。

【第2篇】

孝敬父母勤为先 

――读《三字经》有感 

开始了,在完成作业之后我就可以安安静静地阅读喜欢的书籍了。这几天我又重读了《三字经》。小时候只是觉得《三字经》读起来特别顺口,现在重读才知道每段话都蕴含着不同的典故与道理。

我在《三字经》中最喜欢的一句就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大致是讲述汉朝时期有一个叫黄香的人,9岁就知道孝敬父母,给父亲暖被。这句话是教导我们在生活中要尊敬、孝顺长辈。在家中,长辈总是最呵护我们的,给予我们关爱并教导我们,为了能让我们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早出晚归辛勤工作。我们在他们的关爱中一天天快乐成长,身体更加健壮,但是他们却在一天天地老去。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更加听话,学习上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生活上更要为他们出一份力,分担家务;在疲惫的时候给他们捶捶背;犯错了要主动承认错误,不要让他们因为我们的任性和小脾气而生气或伤心。

希望每一位都能像《三字经》中提到的那样,在家孝敬长辈,做一个有孝心、有爱心的人!

【第3篇】

读《三字经》有感

我从一年级开始朗读《三字经》,现在已经有三年了。我不但能背诵全文,而且明白《三字经》中的意思。我越来越喜欢读这本书了,因为它告诉我许多学习和做人的道理。

“幼不学,老何为”告诫此刻的我们要趁青春年少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要等到年老体弱后悔莫及。“人不学,不知义”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读书时,则需谨记“学则智,不学愚,有不满,则进步”……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的意思是:勤奋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凡是勤学钻研的人,才能有所成就。懒惰嬉戏的人,不仅无益反倒有害。所以我要好好学习,自勉自励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我常用这两句告诫自己:抓紧眼前的光阴,好好的学习。我也常想起《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在磨一根铁杵。李白问“老,您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疑惑地又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铁杵务必能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己贪玩而浪费了读书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成为大诗人。李白的故事教育我学习要勤奋,要持之以恒。还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同样告诫我们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佼佼者。

《三字经》还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人要孝敬父母,做人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有坚韧的意志。”等等。

《三字经》真是我的好、好!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489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贪官不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公安部的“猎狐行动”收网在即,央视新闻频道播出了一则警方劝返和缉捕海外贪官的专题报道。报道中两名贪官逃亡10年后自首归案,疑犯自述…

    2025年1月9日
    44
  • 读《探索与发现》有感500字

    从钻木取火,结绳记事的远古时期到今天的虚拟网络和数字时代,人类整整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 在这数千年里,我们所经历的最美妙的事情就是‘神秘’,在这神奇瑰丽的大千世界里,蕴藏着无穷的奥…

    2024年4月30日
    106
  • 《资治通鉴》读后感300字

    《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人豫让,因主公智伯被赵襄子等人杀害,心里气愤不已,便道:我一定要为他报仇,为他而死,我只有尽忠尽义,才有脸对他。 这是他发下的誓言,…

    2024年4月14日
    125
  • 《散文·宋金元·杜诗纂例序》内容简介和鉴赏

    《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宋金元·杜诗纂例序》简析 虞集著。见《元文类》,收于《古代散文选》下册。《杜诗纂例》共十卷,元代申屠致远撰,是一部从诗歌作法方面解释杜甫诗歌的书。本文是虞集为…

    2025年1月1日
    58
  • 《三字经》读后感200字

    里,我又读起了三字经。 这是一本好书,我读了不止一遍。书中,总有一些哲理让我们终生受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2024年4月4日
    123
  • 3.剽窃

    唐、宋时有讨论及此。 韩愈《樊绍述墓志铭》:“惟古于辞必己出。降而不能,乃剽贼,后皆指前公然相袭,自汉迄今用一律。”自汉以来,于词赋中,词句特别多偷用前人的。特别是骈文更易于抄袭,…

    2024年12月31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