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看着《地板下的小人》乐得哈哈笑。心想地板下的袖珍生活场景,只有作者玛丽・诺顿的脑子才会想像得这般煞有其事。这些靠被人们忽略、忘却的小零小碎过活的小人,用废信糊墙,邮票成了装饰画,药瓶盖当凳子,火柴盒做五斗柜,吸墨纸成了最好的地毯,别针是门闩,也可以当晾衣绳;澡盆也有,是个小盖碗,冷热水呢?他们用管子接上了上面厨房的锅炉!总之,家里想不起来的东西他们全派上了用场。吃的?更不愁,人们掉下的土豆渣、面包屑,够他们吃上半载,还有酒喝; 女儿有书看,还楦鞋子――日子过得简陋,倒也衣食不愁――所有这些,都是他们趁人不备,向上面的人“借来”的。这些描写还配着具象的插图,形象着呢。
可细细读来,我又读出了心酸。住在地板下的这个小人家庭,他们的身高大概还不如我们小拇指的一段吧,因为他们没有生产能力,所有生活必需品都要悄悄地到地板上来“借”,他们离不开人类,而又要每天提心吊胆地谨防“被看见”。不劳而获的日子终究过不长,不久,厉害的女厨师终于发现了家里频频失窃的元凶,叫来了警察和狗,要把地板下的这一家子像耗子 样给消灭掉。关键时刻,男孩冒险弄开了通风格栅,为他们打开一条生路……好危险的一幕。
最后,我要说:假 如 你 也 常常为找不到针头线脑、铅笔橡皮之类的小玩意烦恼,没准你家的地板下也住着这样一家小人,嘘,别气势汹汹的,惊扰了他们――他们不过就是借借东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