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目送》有感500字

【第1篇】

这个,我读了龙应台的《目送》。《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的逝、的老、儿子的离、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读完这本书,我感受颇深,尤其是《目送》《节》这两篇文章,读完后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这些话出自《目送》,读来既令人心酸又无奈。不知从何时起,我们逐渐长大了,也慢慢独立了,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那个向撒娇,动不动就问为什么的身影已逐渐远去,换来的是独自寻找答案,一个人作出抉择的背影。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我们承受父母不舍和不放心的目送。但我们从小到大只管着一心离开,从未回头张望过。

在《》中,龙应台写到“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母亲’是被他们归入spam(垃圾)或‘资源回收筒’那个类别里去的。”更有安德烈发了一篇“与母亲的经典对话”作为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看完后,我深深地责备安德烈,怎么可以这样伤母亲的心,但同时,我也反思。自己有时也对母亲的关心和唠叨产生厌倦,虽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有点讨厌,觉得怎么老是说一样的话,重复又重复。也会有跟安德烈一样的心理,但事后想一想,这是为我们好啊!

14岁的我读这本书或许还不能真正领悟、体会,但我知道,我总会经历的,随着我一次次的蜕变和成长,我会慢慢理解父母的不易和亲人的目送。

【第2篇】

这个星期我生病了,头又晕又痛,嗓子也难受得不得了。可就是这样的痛苦,让我明白父母对我的付出。

也就是在前几天,星期一的时候,我早上起来感觉很难受,喉咙很痛,头也很晕,眼前的一切好像都糊成了一团。我咬紧牙关坚持上完了三节主课后就与班主任说明了情况回寝室休息了,基本上一天没有上课,心想:等明天身体稍微舒服一些了再补作业吧。没想到第二天,病情更加严重了,整个人软绵绵的,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一直瘫在床上,只是按时下来吃药、吃饭。当天晚上,一下班就立刻跑来给我送药。我家住在杨浦,却在青浦,别看这两个“浦”字都一样,中间却相隔了五十多公里啊!当时来的时候,已经七点多了,他也没有吃饭,急急忙忙地去医院开了药,就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第三天下午的时候,我回家看病了,没有什么大碍,就是感冒,并且肚子那里肌肉拉伤了,其他也没有什么。看来我以后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想。以后不能再让爸爸辛苦跑这么远的路来接我了……

突然想起了龙应台的一本书――《目送》,里面讲述了许多龙应台自己和她的父母亲所发生的事。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一天天老去,生老病死,这是规律,我们将来不也有老去的一天吗?龙应台的老母亲记忆力不好,龙应台给她打电话时一句话说好几遍也不嫌烦,而我们现在呢,动不动就对父母发脾气,这该让他们多伤心啊!他们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难道就无法从我们这里得到半点安慰和回报吗?

【第3篇】

“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渐地在小路的这一端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目送》的开篇是先讲目送着孩子一步步走进学校,再讲到16岁时孩子在飞机场目送离开,当孩子不再黏着父母时,不愿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时做父母的独自咀嚼着这份寂寞。

龙应台用这支柔软的笔,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儿子的离开,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龙应台的文字“横眉冷对千夫指”时,寒气逼人,如刀光剑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时,却温柔婉转仿佛微风吹过脸庞。

父母从不打搅我们,只是在十步之遥静静的看着我们,以防在我们无助的时候帮助我们,是在我们乐时也偷着乐,是在我们恼时也陪着恼……是的,只有我们长大后在目送着自己的孩子离开时,才能明白父母多少次尝过这种滋味!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清楚的体会到父母的爱,让我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点,穷尽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父母最亲爱的人。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4781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彩虹鸽》读后感400字

    【第1篇】 前不久,我在书中认识了一只勇敢的鸽子,它的颈羽拥有着彩虹般的梦幻颜色。它曾奇迹般地飞越了喜马拉雅山,在炮火中传递情报。它在我心中是无比的优秀,不但因为它热爱工作和那坚强…

    2024年4月16日
    130
  • 《季子魂―谦让篇》读后感400字

    11月10日,我捧起那本久违的《季子魂》,打开封面,“谦让篇”三个大字,一个接着一个映入我的眼帘。接着,我看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谦让落水》和《猪和猪》这两个故事。…

    2024年4月1日
    114
  • 你拿手机是哪种方式?挺准

         答案A.单手扶持,   同手大拇指操控   外在性格:   无人能敌,直觉强,无比性感,记忆力强,难以放弃所爱,有点神秘。工作卖力…

    2025年1月14日
    63
  • 《花季雨季》观后感500字

    【第1篇】 故事讲述了在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中一群年轻人的青春成长的历程。新的学期开始了,谢欣然、陈明等几个升入了高一,新来的班主任一江一楠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赢得了同学们的喜一爱一。…

    2024年4月7日
    110
  • 《海南杂忆》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 从前我有一个习惯:每逢游览名胜古迹,总得先找些线装书,读一读前人(当然大多数是文学家)对于这个地方的记载——题咏、游记等等。 后来从实践中我知道这不…

    2025年1月3日
    43
  • 《火萤与金鱼》读后感600字――谁最美

    夜深了,我还捧着《火萤与》这篇美丽又充满爱心的童话故事,心潮汹涌。我想对火萤和说声:“你们最美。”“世界上什么东西最美丽?什么事情最叫人兴奋?”这是包蕾在他《火萤与金鱼》里所要告诉…

    2024年4月3日
    1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