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跃的中国――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800字

幸福对于那个年代就是能吃饱饭;对于那个年代就是能上得起学;而对于我们现在这个年代却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样简单,现在的我们有吃有穿有学上,更有这些高科技包围,幸福,成了一种享受……但是,这种享受不是徒来的,是靠人类自己努力的。那些年,黄继光抗美援朝时英勇堵住枪眼,邱少云为掩护战友坚毅伏烈火,董存瑞用自己的双手托着炸药包,与暗堡同归于尽,杨靖宇坚持与敌人斗争,直至弹尽,还有刘胡兰、王二小、海娃等这些英雄,他们的光辉事迹不会被世间所埋没,使他们为国捐躯、除恶扬善塑造了一个新中国的形象,也为建设幸福中国的一个前提打下基础。中国的六十二年,风风雨雨走了六十二年,也在不断改变的六十二年。

打开《建设幸福中国》这一本书,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中国的改变到底有多大――当年,爷爷奶奶们得到一块肉是那般如获至宝,听爷爷奶奶说,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更是整日四处奔波逃生,为了生存,他们吃过树皮、树叶甚至草根、米糠等等,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可是现在,困难家庭住上了政府供给地保障房,还改善了城乡住房的条件,而且帮助特殊人群入住新房,更加强了楼市监管,花少部分钱住上了新房!当年,上大学对于爸爸妈妈们来说是一种奢侈。而如今,小学初中不仅免了学费,还有了补贴这一项,这样,失学儿童全部重返,,穷孩子也上得起学了。在实现免费教育中还有一个小故事――“幸福的小鱼”。故事中曾维是一个贫穷家庭中的孩子,因为家里太穷,为了凑足学费,他的爸爸妈妈整日想方设法的凑钱,卖了农忙时吃的鸡蛋、老等,还是不够,了,只能再次求宽限几天,告诉他们说,国家实行了“三免一补”政策,再也不用为学费而愁眉苦脸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给我讲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仅隔一年的哥弟俩的父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的儿子都很争气,同时考上了省里的中学,可家里太穷,就算砸锅卖铁也只能供得起一个人,迫于无奈,把机会让给了,后来,成了祖国的栋梁,则成了而作,而息的“修地球的工作者”新中国诞生以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从江泽民到胡锦涛,,他们的“为人民服务”、“共同富裕”、“权为民所用……”这些都是为了人民谋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改变,人民用灵巧的双手和灵活的头脑,脚踏实地地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为了理想,他们不停奋斗,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学技术也在飞快发展。例如:以前的收割稻谷是用镰刀,而如今却有了收割机;以前的收音机、黑白电视现在成了彩电、电脑、苹果手机等高科技。人民已逐渐踏入了小康社会,老房变新房,危房变楼房,幸福正在慢慢建设起来。但毕竟中国那么大,不可能各个地方都照顾得到,依然有孩子上不起学,早早地担负起整个家;我国的人均耕地、人均森林、淡水、石油等也处于中下水平,这便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作为下一代的建设者,我们必须怀揣着大大的梦想,为目标而努力学习,发奋学习,把所有知识掌握了,并做到持之以恒,刨根问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这样才能获得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创造,创造本身,就是幸福。

相信未来的中国或许不能十全十美,但至少人民能感到幸福。建设是一件难事,建设幸福中国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为了我们美丽的祖国,努力学习是我们眼前的目标,幸福中国是我们未来的梦想,一路上的艰难就像掌心的纹路,尽管曲折蜿蜒,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467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即行族等2则

         即行族   他们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为了梦想随时放下手中的工作,背上行囊义无反顾地踏上追梦之旅,他们的口号是…

    2025年1月14日
    47
  • 看透

         人活着最需要什么?大约,只有将死的时候才看得最清吧。   有一个人,就从别人的死那里获得了生的经验。这个人,就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

    2025年1月16日
    47
  • 《梦幻飞翔岛》读后感400字

    八月,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梦幻飞翔岛》。 这本书主要写了老安德列亚斯把玻璃魔球给了那个可以得知关键词魔咒的小男孩约纳。安德列亚斯叫约纳放一只小碗在地图的印度洋中,碗中盛上水,心…

    2024年4月14日
    115
  • 活 着

         病房收治了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是肺炎。到半夜,她突然昏迷、抽搐,明显的脑出血症状。   赶紧抢救。年纪这么大,也不可能开颅,只能…

    2025年1月10日
    46
  • 《静静的顿河》读后感800字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全书共四部,长达一百五十万字。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我个人觉得是最长的一部名著了。而且这部小说以记叙为主,没有多少议论。这一点很像中国的古…

    2024年4月7日
    105
  • 两位单亲妈妈的家教

         薛姨妈和李纨是《红楼梦》中的两位单亲妈妈,虽然境遇相同,养育出的孩子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是“呆霸王”薛蟠,一个是“尖子生”贾兰。  …

    2025年1月10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