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读后感

图片

《绿野仙踪》是美国作家弗兰克·鲍姆创作的一部儿童奇幻小说。

《绿野仙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多萝西的小女孩,她和狗托托一起在堪萨斯州的一个农场上生活。一场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让她被带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奥兹国。

在奥兹国,多萝西遇到了会讲话的稻草人、铁皮人和胆小的狮子。他们一起踏上了寻找绿野仙踪的旅程,希望奥兹大魔法师可以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多萝西想回到堪萨斯,稻草人想有一颗智慧的大脑,铁皮人想有一颗感情的心,而狮子则想拥有勇气。

他们在旅程中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但他们没有放弃,而是互相帮助,最终他们达到了目的地,找到了奥兹大魔法师。

最后,多萝西通过魔法回到了家,而她的朋友们也实现了各自的愿望。

图片

《绿野仙踪》书中有很多句子非常经典,我列举10条与你分享:

1. “没有什么地方,能像家一样美好。”

2. “如果你有一颗勇敢的心,那么你已经是一只勇敢的狮子。”

3.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你的头脑里有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

4. “真正的爱,不在于你的心里有什么,而在于你爱了谁。”

5. “我们不能选择天气,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心情。”

6. “勇敢不是没有恐惧,而是面对恐惧还能前进。”

7.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砖路,只有走过才知道它通往何方。”

8. “记住,我最好的朋友,没有什么能把我们打败,除非我们自己先承认失败。”

9. “只有敢于面对真相的人,才能理解真相的力量。”

10.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魔法,只是有的人还没有找到而已。”

图片

《绿野仙踪》给我以下三点启示:

1. 勇敢追求梦想:主角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他们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的决心和勇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启示了我,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 真正的朋友:在旅途中,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彼此扶持,相互鼓励,他们的友情让我认识到真正的朋友是在困难时期与你并肩作战,共同经历生活风雨的人。

3. 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虽然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在故事开始时都有自己的缺陷,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拥有了他们所追求的东西——智慧、爱心和勇气。这启示我,我们都有自己的潜能,只是需要正确的环境和机会去发掘和实现它。

读完这本书,基于以下三个理由,我推荐你也读一读:

1. 奇幻的故事世界:《绿野仙踪》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故事世界吸引了无数读者。故事中的奇妙角色和惊险的冒险,为读者提供了一次令人难忘的阅读旅程。

2. 深刻的主题:本书的主题涵盖了友情、勇气、爱和自我发现等,这些主题深入浅出,易于理解,对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3. 生动的插图:书中的插图生动有趣,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同时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故事。

总之,《绿野仙踪》是一部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儿童文学作品。无论你是否有兴趣探索奇妙的奥兹国,这本书都适合你,哪怕你并非儿童!

感谢您访问:笔趣文案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314179.com/25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

相关推荐

  • 读红岩有感400字

    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甜水里泡大的,对今天的辛福生活不知道珍惜,应该看些描写革命战争的电影、书籍受教育,于是我在的建议下读了《红岩》。 书中江姐是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她面面对敌人的折磨,…

    2024年4月12日
    106
  • 西顿动物小说-《小矬子宾果》读后感

    今年,我读了西顿小说中的《小矬子宾果》。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西顿。这本书共讲了两个故事,都非常生动有趣。其中一个是《小矬子宾果》,另一个是《破耳兔的一家》,我最喜欢的还是《破耳兔…

    2024年3月30日
    101
  • 《雾都孤儿》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肮脏的世界,纯洁的心灵。 狄更斯试图说明,善良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因此,他为我们塑造了小奥利弗――一个孤儿,他被投入一个充满贫困与犯罪的世界,忍饥挨饿,挨打挨骂,从来没…

    2024年4月4日
    112
  • 煮酒论英雄读后感600字

    【第1篇】 曹操,可以说是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人。有人说他是奸臣,甚至是奸贼,也有人说他是英雄,更多的人,说他是奸雄。的确,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很多面的可…

    2024年4月4日
    107
  • “宰白鸭”

                   …

    2024年12月31日
    36
  • 临场反应

         初中时,我有个女同学替别人考试,写名字时下意识写了自己的姓,然后意识到错了,就把自己的姓划掉又写了被替考人的名字。正巧被监考老师看…

    2025年1月10日
    3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